下列图1表示水稻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2025-05-18 08:39: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细胞器甲表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O2产生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O2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O2的利用发生在CO2产生后;细胞器乙表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光反应消耗的ADP直接来自于暗反应,故中ADP的转移途径为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2)图2中,RS段已接近达到光饱和点,此时再增大光照强度,光合强度变化不大,此时限制光合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其他因素,由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增强,所以此时的限制因素为CO2浓度;NR段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影响光照强度,所以二氧化碳不是限制因素,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为光照强度.
(3)在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若将水稻由R点条件改变到Q点条件下,光照强度增强,因此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加快;把水稻由Q点条件改变到S点条件时,光照不变,但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固定受阻,因此短时间内C5含量上升、C3含量下降.
(4)若图1中的a~h过程中只进行a、f、g、h过程,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零,则对应的图2中的M点.
故答案为:
(1)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后       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2)CO2浓度     光照强度
(3)加快       C5含量上升,C3含量下降
(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