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古代对待传宗接代有着非常浓厚的情感,毕竟古代注重家族关系以及宗法制,有一个子孙后代延续自己的血脉也是非常关键的。无后的话,就会让父母感觉有种绝后的感觉。而且古代还非常注重生儿子,生了儿子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有后。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人对另外两个不孝有疑问,甚至不知道剩下两个不孝具体指的是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
这句话是在《孟子》里面出现过。“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是两个不孝中的一个,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父母年老之后不懂事,如果不好好劝说父母,继续让父母执迷不悟,让父母陷入到不好的境地就是不孝。这个主要是告诉我们,作为子女也让父母的言行举止保持正确的状态,不能一味地顺从父母,要纠正父母不正确的行为。
另外一个不孝原文是”家穷亲老,不为禄仕”。意思就是说,如果家境贫寒,双亲也已经老了,却不想着当官,就是不孝。因为古人都认为当官是最好的职业,当官是有稳定的俸禄的,而且无数人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能当上官。古人想要当朝廷的官员也是有一种执着的感觉。
当然,这些俗语是适用于古代的。这不孝有三的观念,在现代已经越来越淡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