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将军的英勇事迹少一些

左权将军的英勇事迹少一些
2025-05-19 23:33:1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将领,周恩来称他是“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左权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左权牺牲,全军悲恸。朱总司令,诗悼忠魂: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生平

  ■他所在的讲武学堂并入黄埔军校 第一期,他被称为“黄埔新星”

  ■留苏四年多期间,他掌握了丰富的 军事理论,并与刘伯承结为好友

  左权,原名左纪权,幼名自林,号叔仁,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县。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深受母亲坚强和勤劳的品质影响,形成了刚毅倔强的性格。他自幼聪慧过人,8岁读私塾,10岁便能写诗作对,14岁转入“北联高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他身背“毋忘‘五 七’国耻”标语,在村里谴责其卖国罪行。升入醴陵中学后,他在宋时轮介绍下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社,受到五四运动影响,决心外出追求进步。

  1924年,左权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堂,同年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实际战斗。周恩来曾说:“左权同志的革命信念,便由此起。” 11月间,他所在的讲武学堂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陈赓的引见下,他结识了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与组织和领导青年军人联合会,创办进步刊物,在广东革命政府东征的几次战役中有突出表现,被称为“黄埔新星”。1925年夏他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冬又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在那里,他与刘伯承相识并共同探讨革命问题和军事理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翌年秋,他们都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在留苏四年多期间,左权博闻强识,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理论,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军事指挥员。

  1930年6月回国后,左权先在上海与刘伯承一起翻译苏军条令,随后被派往闽西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此后,他担任过新十二军军长和新十五军的军长,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他在莫斯科学习期间,因不满一些过“左” 的主张,被有些人诬称有“托派”倾向,使他一度因所谓政治问题被调到瑞金红军学校当军事教官,但他仍兢兢业业为党工作。1934年10月,左权作为红一军

回答2:

(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湖南醴陵县新阳乡黄茅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1925年,左权加入中国共产党,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务,协助指挥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在河北省邯郸市为左权修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950年10月21日,左权灵柩被安葬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2014年12月,台湾军方把左权列为“殉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