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主要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开发建设祖国大好河山、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同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①要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 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个人认为:现在的国人都崇洋媚外!尤其九零后接触物质和精神的大都是舶来品,更多的出国留学打工定居,使中国更加洋化,真正我们中华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濒于灭绝!尤其是现在我国内忧外患,加强民族精神的弘扬,使全民的思想都得到啦升华,更加认清自己的根在哪里,魂在哪里!不要忘啦自己是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子孙更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建设同心同德添砖加瓦!不能如一盘散沙一样,没有凝聚力!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时尚的!才是被世人瞩目所敬仰的: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致我们今天的航天技术和处在世界巅峰的木些高科技和傲人的军事力量和技术,和我国的汉文化,儒家学说,现代的四大国粹:瓷器,中医,丝绸,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