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
故答案为:A.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故答案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
故答案为:白纸上没有像.
(4)玻璃是平的,所以成像的大小与原物(棋子A)永远相同,不会变长或变短,但会上下移动,因为像与物体的连线始终与平面镜平面垂直.平面镜向前倾时(朝我们倾),成像向上运动;向后倾时,成像向下运动.而棋子B摆在桌上不动,其与A的连线AB并不一定垂直于玻璃平面,所以A的成像不能一直和B重合;也有可能是AB大小不一样,
故答案为:若试验中棋子B始终无法与棋子A重合,可能是AB大小不一样,或玻璃不垂直.
(5)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厚,成两个像;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等,
此实验的不足之处:选取的点位置从2.5cm到3.2cm、3cm、2.8cm太接近,应该在远近不同的位置放置蜡烛比较好.
故答案为: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厚,成两个像.
不足之处:选取的点位置太接近,应该在远近不同的位置放置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