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羊痘主要发生于深秋以后,病羊最初精神沉郁,体温明显增高,可达41-42℃,食欲减退或废绝,结膜肿胀潮红,流泪,流粘性鼻液,2-3天后出现本病典型症状:即在羊体无毛处或少毛处出现斑疹,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后又变成乳白色水疱,内有清亮微黄色液体,3-4天后破溃化脓,形成脓疮,一周后形成干痂脱落,将留下永远的麻点。羊痘的发生对成年绵羊危害较轻,如没有继发、并发症,一般能耐过,但如保护不当可继发坏死杆菌感染,甚至可波及内脏,会造成羊只死亡。
临床症状
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125px。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有些人在发病后2周,于躯干部出现一过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侧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
建议:口腔周围及无毛的皮肤破溃有溃疡灶的先用碘制剂的消毒药清洗,然后用冰硼散化开喷在溃疡灶上,2-3天溃疡结痂。
发病前中期使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羊痘一针灵每瓶2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使用2天。
发病中后期的使用羊痘一针灵每瓶2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连续使用3天
最好找兽医看看羊是不是羊痘
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病毒存在于痘疹、水疱液、痘痂上皮和黏膜的分泌物内,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可经过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黏膜而传染,山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羊痘对成年羊危害较轻,死亡率为1%~2%,而患病羔羊的死亡率则很高,可达50%以上。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隔离、消毒 将病羊隔离饲养,并对圈舍、运动场、剖检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粪便堆积发酵。羊舍内外及用具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隔天1次。尸体作深埋处理。
使用羊毒抗配合地塞米松。前期连用两针即可痊愈,严重者再加一针。见效快,治愈率高。 将麝香1克研碎,加无菌蒸馏水1000毫升,为促进溶解,可稍微加温。将此溶液静置1周后再行过滤。滤得的溶液呈棕红色,清朗透明,有特殊气味。也可将麝香溶于生理盐水或60度的白酒中,浓度同前。皮下注射1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