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怠宦成是什么意思?

2025-05-21 16:43:1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个人认为,意思就是,指的封建社会的宦官专权,皇权旁落的事件,政怠:指的皇帝懈怠,不理朝政,如明中后期的昏君当道,自然就会被宦官专权.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果.
下面是出处:

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政权交替周期律”的讨论,也是最好的例证。1945年8月初,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意味深长地拉起了这一古老而常新的治国话题。当毛泽东同志询问黄炎培先生对延安政权有何感想时,这位阅历丰富的前清举人、原同盟会员、国民政府参议员以非凡的历史洞察力和敏锐的政治眼光预感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了,于是对毛泽东坦诚进言,尖锐地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率”。即“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最终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并企盼即将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能够找到一条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最终跨越“历史周期率”的新道路。面对民主人士的诤言,毛泽东满怀信心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新路,我们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回答2:

这个词语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官怠,好理解,关键是“宦成”。很多解释为“宦官掌权”,未免牵强,有点望文生意。因为“宦”这个词今天的人还在使用,比如"官宦人家"、“宦海浮沉”等等,如果仅仅因为“政怠宦成”中有一个“宦”字,就理解成宦官,显然不妥。在现代社会早已没有“宦官”的背景下,如果成语中的“宦”真的是指“宦官”,那这个成语的使用,就会失去延续的基础,就会成为一条尘封在辞典中的“死”成语。之所以现在还能使用,个人认为,是因为此处的“宦”是指它的另一个含义,即“做官”,“宦成”,就是指做了大官。所以,“政怠宦成”,就是指官做大了、地位高了,人就懈怠了。这样就与后面一句“病加于少愈”的含义(病情加重往往都是在快要好的时候)就有了对应,提示人们不能过于自满、盲目乐观,官越大越要勤勤恳恳为民服务,病情好转了也要小心谨慎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