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花----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作者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是南朝亡国的最后一个昏庸皇帝。传说陈灭亡的时候,陈后主正在宫中与爱姬张丽华玩乐。王朝灭亡的过程也正是此诗在宫中盛行的过程。
杜牧在秦淮河夜泊时,听到对岸酒家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在讽刺隋炀帝时也写下“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的名句。“后庭花”究竟是泛指栽在后院的诸多花卉。
北宋苏辙在《寓居六咏》中写下“后庭花草盛,怜汝计(通‘系’)兴亡”。句后自注:“或言矮鸡冠即玉树后庭花。”这是具体指出“后庭花”的花名的最早记载。
稍后的玉灼在《碧鸡漫志》中叙述后庭花的源流时也提到:“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尺(尺,一作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人曰后庭花。”
明末陈仁锡在一部类书中说得更具体:“寿星鸡冠即矮脚鸡冠,有浅、白二色,即后庭花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仓皇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春色满园
chūn sè mǎn yuán
[释义]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
[语出]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园;不能写作“圆”。
[近义] 万紫千红
[反义]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用法] 多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也引申形容欣欣向荣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