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普通法调整的对象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法律的各个领域;衡平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涉及普通法不能调整的私法领域。
(2)渊源不同,普通法的渊源以习惯法为主;衡平法则以罗马法为主。
(3)程序不同,普通法的程序复杂、僵化;衡平法的程序简单,灵活。
(4)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只有损害赔偿;衡平法的救济方法则很多。
扩展资料:
普通法是12世纪前后发展起来的,由英国王室法庭实施于全国的普遍适用的习惯法和判例法。普通法实际上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王权强化的结果。(《外国法制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何勤华,李秀清主编)
所谓普通是相对于特殊而言,具有“共同”、“普遍”、“通行于全国”的意愿。
从普通法的这一最初含义出发,又引申出其他四种含义:
① 与制定法相对而言,普通法是指判例法;
② 与衡平法相对而言,是指上述普通法法院的判例;
③ 与大陆法系相对而言,是指英美法(见英美法系);
④ 与教会法相对而言,是指世俗政权或法庭发布的法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法
衡平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
衡平法(equity),是英国自14世纪末开始与普通法平行发展的、适用于民事案件的一种法律。英美法系中法的渊源之一。它以“正义、良心和公正”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体现自然正义为主要任务。同时,衡平法也是为了弥补普通法的一些不足之处而产生的。
2、渊源不同:
普通法的渊源以习惯法为主;衡平法则以罗马法为主。
3、程序不同:
普通法的程序复杂,僵化;衡平法的程序简单,灵活。
4、救济方法不同:
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只有损害赔偿;衡平法的救济方法则很多。
5、调整对象不同:
普通法调整的对象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法律的各个领域;衡平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涉及普通法不能调整的私法领域。
扩展资料:
特点:
同普通法相比较,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比较简单,不设陪审团,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审理,判决由衡平法院直接负责执行,违抗者以蔑视法庭论处,重者可下狱。
这样,在民事案件中便形成了两种法律 、两种法院 、两种诉讼程序。尽管“衡平法遵从法律”,不得有意推翻普通法,只是补充普通法,但衡平法院毕竟拥有干预普通法院审判的手段,特别是执行令和禁止令。
如原告在普通法院控诉被告,被告可以以这种控诉违背衡平原则为由向衡平法院请愿。衡平法院可以借此向原告发出禁止令,使原告放弃起诉,结果往往引起两种法院之间的对立。到19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加剧,这种繁琐复杂而又不时发生对立的双轨法制已明显地不能适应统治的需要 。
为简化司法制度 ,议会于1873年通过《最高法院审判法》,1875年生效,对英国的司法机构作了重大改革,废除了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之分,建立起单一的法院体系,统一适用普通法和衡平法,并明确在普通法规则和衡平法规则发生抵触或不一致时,以衡平法规为准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衡平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通法
区别:
1、调整对象和内容不同。普通法调整的对象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法律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刑法、合同法、民事责任法等;衡平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涉及普通法不能调整的领域,主要包括公司法、继承法、破产法等。
2、渊源不同,普通法的渊源以习惯法为主;衡平法则以罗马法为主。
3、诉讼程序不同,普通法的程序比较复杂、僵化,有陪审团制度,以口头答辩询问方式审理案件;衡平法的程序比较简单、灵活,一般不设陪审团,通过书面方式审理。.
4、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只有损害赔偿,包括金钱赔偿和返还财产,通常以金钱赔偿为主;衡平法的救济方法则比较多,除了损害赔偿之外,还有依约履行、禁令等。
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
所谓普通是相对于特殊而言,具有“共同”、“普遍”、“通行于全国”的意愿。
从普通法的这一最初含义出发,又引申出其他四种含义:
1 、与制定法相对而言,普通法是指判例法;
2 、与衡平法相对而言,是指上述普通法法院的判例;
3、 与大陆法系相对而言,是指英美法(见英美法系);
4、 与教会法相对而言,是指世俗政权或法庭发布的法律。
扩展资料
运用
虽然衡平法作为不成文法,起初并没有明文规定的具体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大法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比如,大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采取何种救济手段,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大法官也不断总结一些判例作为先例,并从中形成了一些衡平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审判的指导原则。
这些格言主要包括:
衡平法不允许有错误存在而没有救济(Equity will not suffer a wrong to be without remedy);
衡平法是对人的(Equity acts in personam);
衡平法遵从法律(Equity follows the law);
求助于衡平法者自身必须公正行事(He who seeks equity must do equity);
求助于衡平法者自身必须清白(He who comes to equity must come with clean hands);
延误是衡平法的大敌或者拖延击败衡平法(Delay defeats equity);
衡平法注重意图而不重形式(Equity looks at the intent rather than the form);
衡平法可以推定出履行义务的意图(Equity imputes an intention to fulfill an obligation);
衡平法把应做之事看成是已做之事(Equity regards as done that which ought to be done);
等分即公平。( Equality is equity) ;
当事人具有同等衡平权时,诉讼应遵循法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衡平法
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普通法调整的对象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法律的各个领域;衡平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涉及普通法不能调整的私法领域。
(2)渊源不同,普通法的渊源以习惯法为主;衡平法则以罗马法为主。
(3)程序不同,普通法的程序复杂、僵化;衡平法的程序简单,灵活。
(4)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只有损害赔偿;衡平法的救济方法则很多。
扩展资料:
衡平法同普通法相比较,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比较简单,不设陪审团,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审理,判决由衡平法院直接负责执行,违抗者以蔑视法庭论处,重者可下狱。
这样,在民事案件中便形成了两种法律 、两种法院 、两种诉讼程序。尽管“衡平法遵从法律”,不得有意推翻普通法,只是补充普通法,但衡平法院毕竟拥有干预普通法院审判的手段,特别是执行令和禁止令。
如原告在普通法院控诉被告,被告可以以这种控诉违背衡平原则为由向衡平法院请愿。衡平法院可以借此向原告发出禁止令,使原告放弃起诉,结果往往引起两种法院之间的对立。到19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加剧,这种繁琐复杂而又不时发生对立的双轨法制已明显地不能适应统治的需要 。
为简化司法制度 ,议会于1873年通过《最高法院审判法》,1875年生效,对英国的司法机构作了重大改革,废除了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之分,建立起单一的法院体系,统一适用普通法和衡平法,并明确在普通法规则和衡平法规则发生抵触或不一致时,以衡平法规为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衡平法 百度百科-普通法
(1)虽然普通法和衡平法都是以判例为表现形式,其产生都依托于王权,但两者之间仍有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普通法调整的对象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法律的各个领域;衡平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涉及普通法不能调整的私法领域.
(2)渊源不同,普通法的渊源以习惯法为主;衡平法则以罗马法为主.
(3)程序不同,普通法的程序复杂,僵化;衡平法的程序简单,灵活.
(4)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只有损害赔偿;衡平法的救济方法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