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人们所熟知的富有戏剧性的版本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并非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正是借助创作小说可以随心所欲的优势,罗贯中将赤壁之战描写得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小说里,作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那就是程昱隐约识破了联军的阴谋并提醒曹操提防。那么,曹操最后为何还是大败呢?
建安十三年(208),已经夺取了荆州的曹操打算顺江而下把盘踞江东的孙权势力消灭,以进一步接近自己统一天下的目标。当时,兵败而逃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打算以长江为战场展开一场决定命运的交锋。按照小说的记述,当时诸葛亮和周瑜面对曹操的庞大舰队都想到了火攻的计谋,但当时是冬天,刮的是西北风,如果点火反而会烧到位于东南岸的孙、刘联军。
其实在庞统献上连环计的时候,帐下的程昱却没有松懈紧绷的神经,他仔细考量后提出了"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的建议,想提醒曹操注意防备火攻。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曹操显然还是有所准备的,
而曹操十分自信的说道:“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
曹操认为当下正是是冬季,冬季的江东吹的是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对方并没有火攻的条件,也就把程昱的建议直接抛到了脑后。
从曹营谋士程昱和荀攸的话语及曹操对二人所说的“火攻”并没有过多惊讶这一表现,可以看出曹操已经看透了这一计。这个计谋,包括演义中描写的庞统精湛的“演技”,就已经可以在这一刻宣布失败。
不过,周瑜不愧是堪比诸葛的大佬。用了一招阳谋,首先连环计是让曹操把战船都锁在一起,让北方的士兵适应水战,解决晕船与水土不服的问题。
至于火攻的事情,周瑜也一定猜到了曹操会想到这一点。不过曹操的谋士包括曹操自己,都是北方人,他们都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在当时,曹操真认为江东的冬天只刮西北风。
周瑜要火攻的关键因素就是所谓的"借东风"。东风当然不是诸葛亮做法借来的,而是当时南方的冬天会偶尔刮一天东风。周瑜用连环计把曹操的战船连上以后,就一直在等着这个东风,等到东风到了就马上发起火攻。
程昱是真的警惕,没相信庞统的计策。当日,江面上刚一刮起东风,他就连忙提醒曹操:“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黄盖从江上来诈降时,他更是看出了船的吃水深度不对,他说:“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可惜一个是曹操的自信,在一个是程昱作为北方人,对南方的不熟悉,导致他最后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
因此他虽然看破了连环计,但却因为不熟悉地理环境,没有识破周瑜的计中计,造成曹操的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