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保释”必须要怎样的条件?

2025-05-22 14:16: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我国大陆法律中没有保释的说法,我们称之为“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依申请或职权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办理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金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一种担保形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若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在变更其他强制措施或取消强制措施后,收取保证金的司法机关应当依法退还的保证金。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回答2:

首先,阁下应询问警方可否申请保释外出。如果被控的罪行不严重,而警方又没有理由去继续扣留被告,便应该会批准保释。被告可以现金或承诺遵守担保条件保释外出。警方会指示被告在何时要返回警署,或到法庭应讯。
如果警方不批准保释,便有责任尽快将被告带往裁判法院提讯(通常在落案控告之後那个早上)。被告可在裁判法院首次聆讯时申请保释。如裁判官仍拒绝其保释申请,被告可再向高等法院原讼庭法官申请。
除非法庭认为被告有可能在下次聆讯时缺席、在保释期间再犯案、骚扰证人或阻碍调查,否则便通常会批准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