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有7个兄弟,分别是司马朗、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1、司马朗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
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2、司马孚
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
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
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
泰始八年(272年),司马孚去世,年九十三。武帝为其举哀三日,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赐谥献王。
3、司马馗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四弟。
初仕曹魏,官至鲁相,封东武城侯。死后,追赠太常,谥号为戴。
4、司马恂
司马恂,字显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曹魏大臣,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五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出仕曹魏,拜鸿胪寺丞。早卒,赠大长秋。
5、司马进
司马进,字惠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仕曹魏为中郎,封城阳亭侯。
6、司马通
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朗、司马懿之弟,当时兄弟8人称“司马八达”。
7、司马敏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汉末河内温县孝敬里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
司马懿家族成员
父亲
京兆尹司马防
兄弟
司马防有八子,当时号称“八达”。
哥哥
司马朗,字伯达。
弟弟
司马孚,字叔达。谥安平献王。
司马馗,字季达。武城侯,谥武城戴侯。
司马恂,字显达。
司马进,字惠达。
司马通,字雅达。安城亭侯、北海亭王。
司马敏,字幼达。
妻妾
宣穆皇后张春华
伏夫人
张夫人
柏夫人[75]
子女
儿子
晋景帝司马师,张皇后生
晋文帝司马昭,张皇后生
平原王司马干,张皇后生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伏夫人生
琅邪武王司马伷,伏夫人生
清惠亭侯司马京,伏夫人生
扶风武王司马骏,伏夫人生
梁孝王司马肜,张夫人生
赵王司马伦,柏夫人生[90]
女儿
南阳公主,张春华所生。
高陆公主,司马懿次女,嫁杜预。
孙子
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
齐献王司马攸,司马昭之子
城阳哀王司马兆,司马昭之子
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司马昭之子
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司马昭之子
乐安平王司马鉴,司马昭之子
燕王司马机,司马昭之子
司马永祚,司马昭之子
乐平王司马延祚,司马昭之子
平原王世子司马广,司马干长子
安德县公司马永,司马干次子
司马粹,司马亮长子
汝南怀王司马矩,司马亮次子
弋阳王司马羕,司马亮三子
南顿王司马宗,司马亮四子
汝阳王司马熙,司马亮五子
琅琊恭王司马觐,司马伷之子
武陵庄王司马澹,司马伷之子
东安王司马繇,司马伷之子
淮陵元王司马漼,司马伷之子
顺阳王司马畅,司马骏之子
新野庄王司马歆,司马骏之子
赵王世子司马荂,司马伦之子
济阳王司马馥,司马伦之子
汝阴王司马虔,司马伦之子
司马诩,司马伦之子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有八子,当时号称“八达”。
哥哥
司马朗,字伯达。
弟弟
司马孚,字叔达。谥安平献王。
司马馗,字季达。武城侯,谥武城戴侯。
司马恂,字显达。
司马进,字惠达。
司马通,字雅达。安城亭侯、北海亭王。
司马敏,字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