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肿瘤手术后一年了,最近高烧不退是复发吗?

2025-05-15 14:50: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甲状腺腺瘤(adenomaof thyroid),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组织,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 甲状腺腺瘤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可以甲亢,甲状腺扫描显示该腺瘤为热结节(放射性同位素分布浓聚),这种情况称之为毒性甲状腺腺瘤;另一种情况是不引起甲亢,甲状腺扫描显示该腺瘤为温结节(放射性同位素分布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似)或冷结节(放射性同位素分布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这种情况不叫毒性甲状腺腺瘤,只是一种单纯的甲状腺腺瘤。 毒性甲状腺腺瘤是由于该腺瘤发生功能增强,产生大量甲状腺激素,从而甲亢的表现。毒性甲状腺腺瘤多见于女性,以30~40岁多见。腺瘤通常是单个,少数不止1个。患者有甲亢症状,查体往往可以发现甲状腺有结节,一般比较大,常达数厘米大小。测定血清T3、T4水平增高,以T3增高较为明显。甲状腺扫描证实结节为热结节,但周围的甲状腺组织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往往缺乏或减低。应注意避免使用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词,因为它包括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腺瘤两者。 【病理改变】 甲状腺腺瘤病理上一般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多为单发结节,发展慢,病程长。 病理分类 l、滤泡状腺瘤:足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良性肿瘤,又分为:<1>胚胎型腺瘤。<2>胎儿型腺瘤。<3>胶性腺瘤,又称巨滤泡性腺瘤(最常见)。<4>单纯性腺瘤<5>嗜酸性腺瘤。 2、乳头状腺瘤: 良性乳头状腺瘤少见,多呈囊性,故又称乳头状囊腺病。甲状腺腺瘤中,具有乳头状结构者有较大的恶性倾向。 3、不典型腺瘤:比较少见,瘤体包膜完整,质地坚实。 4、甲状腺囊肿:根据内容物不同可分为胶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坏死性囊肿、出血性囊肿。 5、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瘤实质区可见陈旧性出血、坏死、囊性变、玻璃样变、纤维化、钙化。瘤组织周界清楚,周围甲状腺组织常萎缩。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多个者少见。瘤体呈园形或卵园形,局限于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生长缓慢,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 l、甲状腺良性肿瘤除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以外,多数见甲状腺孤立性结节,少数为多发性结节。病程缓慢,临床上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数在数月到数年其至更长时间,因稍有不适或肿块达到lcm以上其至更大而发现或无任何症状在常规体检时做B超而被发现颈部肿块。多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肿瘤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少见。巨大瘤体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征象,但不侵犯这些器官,如压迫气管,使器官移位。有少数因瘤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局部胀痛。 2、毒性甲状腺腺瘤,又称自主性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腺瘤,多见于女性,患者往往有长期甲状腺结节的病史,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的心慌、消瘦、乏力,随病情的发展,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个别可以发生甲亢危象。 3、部分甲状腺腺瘤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0-20%。只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癌变的可能性:<1>肿瘤近期迅速增大;<2>瘤体活动受限或固定;<3>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4>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5>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诊断】 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检、同位素扫描及“B”型超声等检查确定。 1/lcyl/Print.asp?ArticleID=10342 疾病名称: 甲状腺炎 疾病介绍: 甲状腺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化脓性和非化脓性型,本文着重叙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头腺炎(CLT),因由日本学者桥本于1912年首先描述本病,故称桥本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本病发病率并不低,且是造成儿童甲状腺功能低下最常见的原因,学龄儿童发病率可达1%以上,男:女=1:8,6岁后发病最多,高峰年龄为10~13岁。 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和免疫调节缺陷有关,属特异性器官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证据是病人血清中可测得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甲状腺球蛋白的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少许病人用荧光免疫可检出另两种胶质抗体及细胞表面抗体,在甲状腺组织上有T细胞及B细胞浸润,本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临床症状: 起病缓慢,无特殊感觉,往往被发现甲状腺肿而就诊,亦可因生长发育缓慢、甲状腺肿大,似甲低,但TGA、MCA阳性,早期甲状腺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质地柔软,随病情缓慢发展,甲状腺可坚硬如橡皮状,并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病程数年,有紧张、多汗、多动、有时因甲状腺滤泡坏死、甲状腺激素可释放入血致T3或T4暂时升高,偶与甲亢并存,可有突眼表现,少数病人因甲状腺明显肿大可有颈部压迫感,病程进展缓慢,最终因甲状腺萎缩、滤泡上皮高度变化和纤维化、数年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个别甚至可成为永久性甲低,本病可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恶性贫血、脱发等疾病并存。 诊 断: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血清检查抗体阳性可诊断,但抗体阳性,仍应追踪随访,复查抗体,以下可协助诊断: 1、典型甲状腺肿大,可柔软、光滑,亦可以坚硬而呈结节状,无压痛,无血管杂音、无甲状腺肿大不能排除本病; 2、TGA、MCA阳性,TGA>30%,MCA>20%,如对每一病人都进行两种抗体检查,其阳性率可达40%以上,但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3、有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更应慎重,不要轻易否定本病。 4、参考辅助检查中的1、2二项以利协助诊断。 辅助检验: 血沉、γ球蛋白及TSH都增高,血PBI较TSH增高>2μg/L。 甲状腺扫描显示放射性同位素不规则浓聚与稀疏。 过氧酸钾排泄试验阳性,正常人吸碘131率较试验前低10%,本病常低10~50%,平均为30%,但临床少用。 甲状腺活检虽能准确诊断,但临床很少采用。 治 疗: 甲状腺轻度肿大,无甲亢或甲低表现且无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可不用药,注意随访,观察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变化。 一、替代疗法: 1、本病多数转变成甲低,若出现甲低症状则用甲状腺制剂进行替代治疗,如L-甲状腺素钠4~5μg/kg·d以免影响生长发育,本病可以自然恢复,但进展十分缓慢。 2、对有明显甲状腺肿大、质地特别硬,呈结节状,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也应该应用甲状腺制剂治疗,待甲状腺缩小后,给与两年左右的维持治疗。 二、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虽有降低自身抗体的作用,但临床效果不显著,因而不主张用,有人认为大剂量甲状腺素(100~200mg/d)可使甲状腺抗体滴度下降。 三、手术: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1、合并甲状腺癌; 2、巨大甲状腺以甲状腺素治疗效果不佳; 3、似新生物迅速增大者,疑有恶变,接受过敏放射治疗者; 4、有其他多种内分泌瘤者; 5、甲状腺肿导致气管受压者; 6、活检不能确诊者。 预 防: 相关药物: 司帕沙星 参考资料:/medical/medinfo.asp?id=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