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连云港叫海州,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
连云港那一带,北齐、北周置海州,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2),海州改为西海州。宋恭帝德祐元年(西元1275),西海州为元所占,复改为海州。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1279)后改为海宁府。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海宁州复改名海州。
在清顺治二年(1645),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江南省分出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及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相当于今连云港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于今海州区。
清朝属淮安府,徐州道,江苏布政司,江宁布政司,淮扬(海)道。称海州直隶州,辖赣榆、东海2县。
民国时期属江苏省淮海专署、江苏省徐州绥靖公署。先称徐海道,后称东海行政区,辖东海、灌云、沭阳、赣榆、连云市5个县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鲁中南行署。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
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归徐州专署管辖,1961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为江苏省直辖市。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灌云3县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江苏省又将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辖四县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