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我的解答,谢谢。
看了你这些问题,我觉得你应该先理解一个前提:
我们所知道的原子分子之所以是电中性,是因为原子核里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两者结合外在才表现电中性。其实质子是很难移动的,而电子才是时时刻刻高速运动的。
然后你在看我下边所说是不是能解答你的疑惑:
1,电容器极板带电荷的实质是,负极板上有多余的电子,所以带负电荷,正极板上是因为缺少了电子,才带上正电荷。
2,所以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容器连接起来,结果是负极板上多余的电子传递到缺少电子的正极板上。
3,你产生上述疑问,可能是你形成思维定势了。物体带正电荷,不是因为上边有正电粒子,而是物体缺电子,所以才会带正电。
4,自由电子在所有物体里都存在,导线上自然也有,但是为什么导线不带电呢,因为自由电子都是从原子核里逸散出来的,原子核里跑出来一个电子就会很快被另外一个自由电子填进去。因为原子核保持电中性才是稳态。就相当于拆了东墙补西墙,跑了多少,还填进来多少,永远保持的是电中性。
再给你举个形象点模型例子,你会了解更多:
A代表质子,a代表电子,Aa放一起代表一个原子核。
那么带负电的原子核就是Aaa,带正电的原子核就是A。
导线是由一堆原子构成的。形象一点就是如下的样子
Aa Aa Aa Aa Aa Aa Aa
当电子经过导线的时候放电的时候 就是如下的样子
Aaa Aa Aa Aa Aa Aa A
最前边原子核把多余的电子给最后边的原子核。
电为什么传导速度最快,和光速一样呢?
从上边的例子就能看出来,你得明白不是最前边的电子跑那么远跑到最后,而是每一个原子核都从邻居那里拿来一个,这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这个导线无论多长,实际上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电流传导速度这么快。
如果像你所说,那导线就失电子,带正电,此时负极板却还有电子,所以还会移到导线上
是的,导线不带电,虽然电子也发生移动,但电荷始终平衡,所以最终不带电
要看有无用电器,有用电器导线就有电子发生流动,没有就相当于增加电容器的面积
电容器的异种电荷现象,是电动势使电容器的介质中的电子,由平衡角度变成不平衡角度,这样就使电动势的电能转换成介质的磁畴。由于介质的磁畴被电容器的金属屏蔽,使得介质磁畴产生的磁性没有外漏,而时刻准备时机,再将磁能转换回电能。一根导线的回路,使自由电子在流动中将磁畴的磁能消耗掉,在消耗过程中,电容器金属部分的自由电子和导线的自由电子,将介质中的电子顶替出来,并在顶替的过程中将磁能转换成电能,直至磁能被电子流动的能量消耗殆尽,也就是电容器放完电。即电子流出介质,又通过导体流回介质,所以电子数量是平衡的,是不变的。
要明确几点:
导线之所以叫导线,是因为在这里他起的作用只是一个桥梁,一个通道,一个正负电荷移动的通道;
导线在连接前它的电荷是0;
这个跟连通器原理是一样的,最终导线、两个电容器的电荷也就是电位是会达到平衡的
有时候,物理知识不要想得太复杂,这里其实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两极板之间存在电势差才会产生电流,直到两极板之间电势差为0,而此时总电荷量为0,故平衡状态时极板处于电中性。
导线上电子数目前后大致应该是不变的,电性始终保持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