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梨锈病
对梨树的危害较大,需要及时治疗。首先要对患病位置喷洒粉锈宁,每隔10-15天喷一次,情况严重的话,需要追加氟硅唑咪鲜胺溶液,控制疾病的蔓延。另外在冬季要喷洒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菌。还要注意清理周围的桧柏和龙柏等树,这样才能彻底根除疾病。
1、合理栽植
选取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植,栽植时间可在9月到来年3月,也可在11月前栽植。种植前要挖取长宽各一米栽植池,然后在池中施足底肥,在覆盖一层细土即可种植。选取生长健壮、无病害、无损伤的树苗种植,将其垂直的放入种植池,然后培土,再浇一次透水,栽植要注意种植密度,不可过密,一般为株行距为2*3米。
2、肥水管理
除了在种植时施足底肥时,在后期还要追施肥力,尤其在前期为了使梨树快速生长,往往都追施氮肥,促进梨树的生长。在花后至花芽分化前应追施翠姆复合肥,补充植株生长的所需营养,而到了果实膨大期,则应追施钾肥和少量磷肥,使果实快速膨大。梨树耐旱力强,一般在没处追肥后,浇水一次即可。
3、修剪、授粉
为了使植株生长强健,多开花结果,增加产量,整形修剪是必要的,当幼苗长至七八十厘米是就要修剪定型,修剪芽促进分枝,加快树冠形成。当树形已成时,这时就要修剪掉直立、过密的大枝、徒长枝及病虫枝、无效枝,多留辅养枝。另外为保证出果量,除了在花期增肥之外,还要进行人工授粉,保证丰产。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也是影响梨树产量的原因之一,梨树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轮纹病和锈病,它们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果实,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数少,严重者导致植株死亡,造成绝收。防治方法是农业防治结合化学药剂防治,种植前对树苗和土壤消毒处理,在喷水药剂防治。梨树的主要虫害是蚜虫、梨木虱、梨大食心虫和梨茎蜂等,吸食幼嫩部位枝叶或啃食植株部位,影响植株生长和减产,同样结合两种方法防治,越冬前将植株周围的杂草杂物清除,减少虫源,发病时用药剂喷洒。
这是梨树常见病害~梨锈病。防治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栽植梨树的地块附近要避免栽植桧柏,它是真菌孢子的冬季寄主。第二。春季萌芽前。喷布3-5度石硫合剂。同时也喷桧柏。第三。进入四月份第一场雨,梨树要及时喷药。喷药种类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甲基托布津等等,隔十天再重喷一次即可。
梨锈病。
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翌春3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但不再侵染桧柏。梨树自展叶开始到展叶后20天内最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叶片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约经6-10天的潜育期,即可在叶片正面呈现橙黄色病斑,接着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在叶背面形成锈孢子器,并产生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染梨树,而借风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又借风传到梨树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桧柏等。梨锈病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时期内产生担孢子侵染梨树。担孢子寿命不长,传播距离约在5千米的范围内或更远,当然这与风力、风向、地势等有一定关系。 [4]
传播途径
以多年生菌丝体在转主寄主中越冬,次年3月形成冬孢子角,遇雨萌发形成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梨树上,后期形成的锈孢子不再危害梨树,而随气流转至转主寄主上越夏和越冬。病害发生的轻重与转主寄生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直接有关。此外,还与梨树萌芽展叶期降雨量的多少和品种的抗病性有关。
防治措施
1、清除转主寄主: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科学施肥,选用沃叶套餐水溶肥,提升抵抗力。
2、铲除越冬病菌:如梨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则应在桧柏树上喷杀菌农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即在3月上中旬(梨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先剪除病瘿,然后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
3、梨树喷药防治: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一般梨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隔10-15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锈病的发生。若控制不住,必须追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加高科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2∶200—240倍波尔多液;或70%大生M-45 800倍液进行保护。如已经发病可喷20%粉锈宁600倍液,12.5%烯唑醇3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