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雪芹的《红楼梦》,这可是一本文学成就非常高的作品。多少年来人们为了更好的读懂这本书,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的,甚至还成立是“红楼会”,专门去研读《红楼梦》这本书。而在《红楼梦》里面,大观园分房时,为什么分给林黛玉三间小房,却给薛宝钗分了五间上房呢?
首先单说只分给了林黛玉三间小房,薛宝钗五间大房其实非常的片面而且不符合原著。在原著里面最先选择房子的就是林黛玉,而林黛玉也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潇湘馆”,换而言之林黛玉在选房子时拥有先选择的权利。其次看过小说以后我们就会知道,“潇湘馆”并不是只有三间房子,只是里面最显眼的就是三件房子了。
而且虽然潇湘馆没有很大,但好在安静和林黛玉本身的性格也非常的符合。所以在这一点上面,贾府是没有亏待林黛玉的。
再者黛玉住进这“潇湘馆”以后也是因为常落泪的缘故被封为了“潇湘妃子”。这个在小说里面曾经提到过,黛玉是来还泪的,所以也就会经常的落泪。
最后我们在来看看薛宝钗住的蘅芜苑,在小说里面也介绍过宝钗的住处,这里就不写出了。大致给人的感觉就是刚进去时会比较的无趣,但深入以后会发现非常的有趣。这就和薛宝钗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一样,初识时会觉得宝钗比较的冷淡,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宝钗有着自己独有的热情。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薛宝钗2个人身份都是贾家的亲戚,林黛玉是姑表亲,薛宝钗是姨表亲,按当时风俗,林黛玉比薛宝钗关系更近一些。但在很多的时候,薛宝钗的待遇却比林黛玉要好。最典型就是在大观园分房子居住时,薛宝钗的标准远远高于林黛玉。
林黛玉的潇湘馆是这样的:“石子漫成的涌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一明两暗,从里面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又有两间小退步”。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这是这样的:“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底下超手游廊”。两相对比,一个住着小房,一个住着上房,高下立判。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明显不公平呀!
表面看是林黛玉自己选择的结果。得知进驻大观园时,林黛玉和贾宝玉就说:“我心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这既是林黛玉心中所属,更是性格所致。但仅仅就是这么简单吗?好像不是!
实质上是王夫人主导的结果。大观园住房分配表面上是由贾赦和王夫人负责的,但贾政假正经,自然不会参与女孩儿住房分配,所以此事只能是王夫人主导完成的。但王夫人若想偏向宝钗,除了要迎合林黛玉的心思外,还需要摆平贾母。所以就有了贾元春的出场。
红楼梦书中是这样写的,贾元春“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了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细读这道旨意,实质上是特指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薛宝钗,一个是贾宝玉。有了尚方宝剑,一切都迎刃而解。
当然,事后有两个人物指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是贾母,她到林黛玉房间后让王熙凤立马换窗纱,而到了薛宝钗房间后则指责房间安排的太素,让老人家难堪。。另一个是贾探春。她在主持大观园改革时,毫不隐晦的说,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言外之意是宝玉分大房子可以,你薛宝钗一边住着梨香院,一边占着大房子,太不合适了。
但生活中却往往如此,在利益分配面前,拼的往往不是个人的品质,而是个人背后的力量。聪明的林黛玉知道,生活在贾家这个小社会里,一个人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体,更是全部人际关系的总和,所以她才会主动地去选择安居只有3间小小房舍的潇湘馆,而不去争薛宝钗的5间上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确实应该向林黛玉学习,看破人情世故后,坦然面对一切。
因为林黛玉是寄居在他们家的表亲,而薛宝钗有可能将来是他们家的媳妇。
因为林黛玉是借住的,终究不是自家。
这是林黛玉自己选的吧,而且她还是最早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