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大学水平)几个问题【主要是“动物行为学”】

2025-05-18 11:29: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我觉得都有可能。有个人说选C的理由挺充分的。我觉得是选D
2.当细菌密度非常大时,即生存空间过分拥挤时,有些细菌中的质粒破裂,相应细菌的细胞体也随之破裂,释放大量毒素,所释放的毒素可杀死其他不含相同质粒的细菌,而对相同质粒的细菌则毫无伤害。质粒的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保证了含相同质粒细菌的生存空间和营养资源。
3. 双程迁移或迁飞(double passage migration),是动物从某地迁移出去,并会迁移回来,这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动物迁移习性,在鸟类和昆虫中都存在,一般主要是繁殖地和生活地之间的迁移这个概念的重点不在于迁移的路径,而在于“迁出迁回”这种习性。

希望采纳!唐山一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队。

回答2:

第一个问题应该是C。
从表面上看,雄性竞争雌性配偶,雌性动物选择雄性配偶,多雄多雌会互相竞争。但是你不要忽略一个基本条件:同笼。在小小的笼养环境中,只要有4只鸟同时存在,任何2只鸟的繁殖空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不会诱发鸟的有意义求偶,繁殖冲动被严重抑制,因此表现为都不竞争。
第二个问题楼上已经阐述得很明白,不再赘述;
第三个问题:“双程性迁移”就是动物进行迁徙的过程中,来去的路线是相对固定,但却是选择不同的路径的现象。譬如有些候鸟越冬时沿着海滨飞,等到回到故乡繁殖时,却不再沿海飞,而是选择内陆的迁徙路线。

回答3:

1.D
既有雄性竞争,也有雌性竞争。

2.“细菌中质粒的自我牺牲行为”实验中得以证实。质粒是一种类似于病毒的可以自我复制的DNA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它进人细菌的细胞体后就可以随着细菌的繁殖而复制,这样,质粒就相当于细菌中的一种基因结构,而细菌则成了该质粒的基因载体。我们把某种质粒导人到特定的细菌体内,并与不含质粒的其他细菌共同培养,当细菌密度非常大时,即生存空间过分拥挤时,有些细菌中的质粒破裂,相应细菌的细胞体也随之破裂,释放大量毒素,所释放的毒素可杀死其他不含相同质粒的细菌,而对相同质粒的细菌则毫无伤害。质粒的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保证了含相同质粒细菌的生存空间和营养资源。

3.

回答4:

1. D答案更有可能。

我想这道题的目的不在于固定的答案,而在于考察考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首先,题干已经给你两个信息:1)性选择一般是雌性对雄性的选择(尤其是雄性比例较大的物种);2)也有研究发现,可交配状态(比如雌雄的比例)会影响选择形式(雌性选择还是雄性选择等)。这两个信息其实是告诉你:选择往往是存在的,并且受相互数量的影响。当两雄两雌放在同一个繁殖笼中时,它们当然可能发生相互竞争,并且最终可能的情况是形成较为稳定的一对一关系。从逻辑上来说,二楼所说的繁殖冲动被压制是不太可能,而竞争则是更可能的结果。

2. 同样不再赘述

3. 双程迁移或迁飞(double passage migration),意思是动物从某地迁移出去,并会迁移回来,这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动物迁移习性,在鸟类和昆虫中都存在,一般主要是繁殖地和生活地之间的迁移,有的物种可能一年内发生一次来回,而有的可能周期更长。
这个概念的重点不在于迁移的路径,而在于“迁出迁回”这种习性。二楼的解释有些过于特殊化或者过于狭窄。

回答5:

C题干有一句话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必须要有存在交配条件。在这种狭小空间是不存在这种条件的。
第二个。首先细菌的质粒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次这里的“他”指同种细菌,最后不能杀死同类…
第三题比如从甲到乙有两座桥去的时候走A桥回来时候走B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