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寨四十六友",就像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108将。这些人里面有程咬金、秦叔宝、单雄信等等,这些人虽然个个武功超群,然而要说到真正的英雄人物,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王伯当。
王伯当,外号勇三郎,隋末瓦岗军将领,是瓦岗寨的元老。他是瓦岗寨的神射手,曾一箭射死隋唐九条好汉魏文通。王伯当对瓦岗寨一心一意,从来没有想过背叛瓦岗寨。后来瓦岗军失败,李密走投无路时,其他人都纷纷离去,像秦叔宝程咬金等人选择投靠李世民,但王伯当却依旧选择留在李密身边。
在历史上,王伯当是李密身边一员忠心耿耿的大将。后来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已投靠李世民了。剩下王伯当。为了王伯当能投靠自己,李世民不惜下跪,以显示其爱才之心,而王伯当誓死追随李密,表示一将不侍二主之心意,最后和李密一起被唐军射死于断密涧。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王伯当配得上这句话。奈何忠心的王伯当为了自己心中的忠义两全,至死追随无谋无义的李密。
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烧瓦岗一炉香。说的是结拜要如桃园三结义那样真心真意,不要像瓦岗寨四十六友,各怀心思。这四十六友中有绿林好汉、王府官员、也有衙门公差、侯爷女婿、商人。因为三观不一样,最终目标不同,因此走向内斗,瓦岗寨分崩离析。
在讲述隋末唐初历史的影视作品中,2003年黄海冰和聂远版的《隋唐英雄传》绝对算是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剧中,基本上隋唐时期的每个英雄人物都在剧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尤其是当时的顶尖战将,比如李元霸,比如裴元庆,比如罗士信,比如秦叔宝,比如尉迟恭,比如程咬金等等,在这部剧中,他们每个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这部剧中最成功的部分。尤其是在群雄齐聚瓦岗期间,那时候隋唐时期的的大多数英雄都齐聚瓦岗,封程咬金为王,文官有王伯当和徐茂公等人,武将有单雄信、罗成、秦叔宝等人,可以说是最让观众怀念的一段时光。当时众英雄在贾柳楼结义,论资排辈,号称瓦岗寨四十六友。但后人评价这瓦岗寨四十六友,却发现很多人其实是浪得虚名,只有一个人算得上是真英雄,甚至秦琼秦叔宝也是有点浪得虚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谁又称得上是真英雄呢?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仔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为啥说瓦岗寨四十六友不算英雄?
其实后人评价瓦岗寨四十六友的标准,更多的是站在历史角度去评判的。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的话,瓦岗寨四十六友中确实有很多人不算英雄。先说秦叔宝,这个以孝义闻名的英雄豪杰,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都让他一度在观众心中的形象非常高。但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秦叔宝并不是一个专心的人,因为秦叔宝在剧中有句名言叫: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句话尽管非常有道理,但是在历史上,这种人反而都没有太好的名声,就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再说罗成,罗成其实更算不上英雄豪杰。罗成跟秦叔宝互相学习武艺,秦叔宝倾囊相授,而罗成留了后手;罗成离开瓦岗之后,跟着单雄信投了王世充,但后来罗成投靠李世民之后,倒戈杀死单雄信。无论是兄弟情义还是忠诚度,都不算是英雄。其实不只是秦叔宝和罗成,瓦岗寨四十六友中,几乎都改换过门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都算不上是真的英雄。
2、谁算是真英雄?
那瓦岗寨四十六友中,谁算是英雄呢?要从从一而终角度来看的话,恐怕王伯当才是真英雄。首先作为兄弟,王伯当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任何人的事情,对于单雄信非常忠义,对待其他兄弟也都很仗义。后来大家离开瓦岗寨,王伯当最终也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兄弟的事情。其次是武艺,王伯当箭术了得,可以称得上是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在武艺上也绝对算是个英雄豪杰。不过王伯当虽然称得上是真英雄,但只是运气不好,最后跟李密这个家伙,结局并不好。
我认为徐茂公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是瓦岗寨四十六友义结金兰的实际组织者和策划者。而且后来还能够慧眼识珠、得遇明主(唐太宗李世民)建功立业。
王伯当吧,对瓦岗寨忠心耿耿,即便知道后来是死,也不脱离瓦岗寨。
那个人就是王伯,王伯是瓦岗寨的元老级人物,也是中心人物,可以说从始至终都没有背叛过瓦岗寨,后来明知道是死,还是留下来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