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025-05-17 09:45:4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句话意思是:万物都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万物的生化是自然而然的,是没有意志与目的的。

  1. 出自于:《荀子·天论》。

  2. 《荀子·天论》 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著作,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文章还明确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3.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荀子像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4. 《荀子·天论》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荡飘摇,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5. 文章首句提纲挈领,表明观点,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后以此言立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毋应越俎代庖。后又语人: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愿于有物之所以成。天地万物,各司其职。人之思治,各常其道,人道未易,国泰民安,人之思行,知制天命,天命之知,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天命之制,则在乎人焉。

回答2:

见于《荀子·礼论篇》: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名况,号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万物都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万物的生化是自然而然的,是没有意志与目的的。

回答3:

天地从混沌而出,分裂出阴阳两种对立的事物,分别代表乾坤,阴阳交合在对立统一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世界万物.

回答4:

意思:天地从混沌而出,分裂出阴阳两种对立的事物,分别代表乾坤,阴阳交合在对立统一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世界万物。

作者:荀子

出自:《荀子·礼论》第十九篇

作者背景: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