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抽动症怎么办?

2025-05-12 09:02: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儿童抽动症就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儿童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具体的病因还没有明确说法,患儿主要表现为眨眼、耸肩、斜视等等,会不自主的抽动,在紧张、焦虑等状态下症状会加重的。

抽动症的治疗:

  (1)消除诱因:短暂性抽动障碍中,特别是抽动时间不长的患儿,在行为约见中往往不难寻找出诱因。年幼儿童的诱因通常是看紧张的电视或录像节目、玩游戏机、耳闻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寻找诱因并消除它至关重要。

      (2)详细分析心理因素:应对患儿病前的心理因素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的致病诱因,然后予以解决。年长儿童常因遭受意外,家庭冲突、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抽动。

      (3)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对患儿的父母说明此病的性质,不要惊慌失措,这样可消除由于父母的过分关注所造成的强化作用。父母对抽动常常过于担忧,应使父母了解抽动发生的诱因,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学习和活动。

回答2:

  1、治疗躯体疾病,对患者有沙眼、倒睫等眼科疾病的患儿到眼科治疗,对鼻炎、咽喉炎到五官科治疗。

  2、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让家长和患儿了解抽动症的基本临床特点,认识到虽然抽动症病程较长,但并非不可治愈,服用适当剂量药物几乎每个患儿都可获得痊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长对患儿症状不必过分关注,更不要批评指责,在学校,老师要理解患儿,不可认为患儿是故意的,是专门与老师对着干的,不可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斥责、挖苦患儿。

  3、合理安排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兴奋、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长时间剧烈运动、看电视、打游戏时间过长。

  4、药物治疗:目的减轻症状,改善功能,也是心理治疗的基础。

  (1)氟哌啶醇:是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之一,治疗有效率达70-85%。每片2m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大剂量时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2)泰必利:有效率为40-60%,最大的优点是不良反应较轻,无锥体外系症状,易为患儿接受。

  5、生物治疗:MK生物神经活化导衡技术利用生物脉冲原理,通过调节脉冲频率来调节人体内部微循环,激活孩子休眠的神经元,加快机体血液循环,使患儿体内的中枢神经传导达到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状态;在平衡稳定状态下能够加速机体对神经蛋白的传导和吸收效果,提高生物蛋白的利用率,可将传统生物治疗效果提高1.6倍,缩短生物治疗周期。

回答3:

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的儿科医院就诊,小儿抽动症是只小孩不自觉的多发性的突然性的抽动。大部分的年龄段为四到12周岁。这类病情有波动时好时坏。有的在抽动控制后仍不能适应社会。所以应强调对因对症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的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帮助患儿家长和老师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减缓或消除父母的担心和焦虑。合理安排患儿日常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对于发生抽动的患儿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深呼吸,从而减少抽动症状。

回答4:

抽动症是孩子成长路障的一大天敌,严重危害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成长。而且,抽动症孩子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是老师和家长非常头疼的事情。那么如何对抽动症孩子进行有效地教育呢?健脑止动汤回答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2.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家长要尊重患儿,多一些鼓励和引导,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把治愈的信心传递给孩子,使患儿相信该病是可以治好的,从而积极配合诊疗
3.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主动亲近孩子,与之谈心,沟通心理,帮他解开心中的暗结,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尽量避免周围环境、社会上的鄙视和嘲笑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和周围人的爱心可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极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改善。
4.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
5.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6.不要认为孩子有病就过分溺爱,顺从,此类患儿多任性、固执,如不注意纠正,易有不良倾向。此外,注意护理抽动儿用药期间尽量不感冒,不要给患儿心理压力。
7.当病情影响到学习成绩时,要让孩子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以后加倍努力是可以赶上来的,一定要注意锻炼孩子的毅力。
8.使得孩子及周围的人明白抽动的症状是因疾病而导致的,是不可控的,从而消除孩子和同学们交往的障碍,摆脱自闭、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回答5:

最好是尽快到正规的儿科专科医院做下全面检查的,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疾病的,尽快检查尽量避免出现小儿抽动症。这可不是一个小毛病的。抽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抽动症还会延续到成年。早发现,早检查,早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