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物理题

2025-05-10 08:05:1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按你的注所说的(注:冰完全淹没在水中)答案应该是液面下降,因为冰完全浸没在水中他排开水的体积要大于它融化后水的体积,融化后V排减小,所以液面应该是下降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冰放入水中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冰是不能完全浸没在水中的,如果冰是漂浮在水面的话,那么V排应该正好等于融化后水的体积
V水,液面应该不变的。

回答2:

不会变化,冰的密度比水小(大约是0.9),根据阿基米德的浮力定理可知,这块冰的质量等于它排出水的质量,当冰融化后,就变成了水,体积变小,但质量不变还是等于它排除水的质量,所以这时水面不会变化。

理由如下:
由题意知:1.F浮=G冰=G排
2.冰融化后质量不变
因此:冰融化后形成的水所受重力=G冰=G排
所以:M冰=M排
又因为:排出的液体是水,与冰融化后是同一种物质
所以:密度一样
所以:体积相等
即:冰融化的水的体积,等于冰原先浸没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现象是:不会溢出,且刚好将杯子装满

回答3:

水面降低。

首先,此题不能用浮力定理解答。因为
根据浮力定理,冰所受浮力=水的密度×g×排开液体的体积
冰所受重力=冰的密度×冰的体积×g
冰完全在水中,则 排开液体的体积=冰的体积
由于水的密度>冰的密度,则有浮力>冰所受重力
证明此时的冰是在做加速度向上的减速运动,而非静止。
所以此题不能用浮力定理解答。

此题解体方法,采用整体法,整体中水的体积不会变化,冰变成水后密度增大,体积减小,故整体体积减小。所以水面降低。

回答4:

冰融化后水面高度降低,因为冰密度比水小,所以一定质量的冰融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体积变小,则表示冰变成水形态后,它排开水的体积,比它还是冰形态时排开的水的体积小,所以液面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