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好于全球和主要经济体,外贸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加快,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外贸的质量效益提高,对国民经济贡献加大。
一是国际市场份额增加。预计2015年我占国际市场份额升至13.4%左右,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是5年来我国际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一年。
二是外贸增长的动力转换加快。外贸企业创新、品牌建设能力不断增强。“三自三高”产品出口增长态势良好,增速高于传统商品。铁路机车、通信设备、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速超过10%。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商业模式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增幅分别超过30%和70%。
三是外贸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国际市场、国内区域、经营主体、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全面优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口占比45.8%;中西部地区出口占比16.5%;民营企业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外资企业,达到45.2%;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高到53.5%;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的57.6%,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5.1、7.8、14.7、7.8和2.1个百分点。
四是进口的质量和效益提高。2015年进口量增价跌,原油、铁矿石、大豆、铜精矿、天然气等10种大宗商品合计减少付汇188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万亿元。
五是对国民经济贡献增加。外贸在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资源瓶颈、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8亿左右,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
总体看,我国外贸发展趋势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成绩单是靓丽的,成绩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