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处理过程中的脱水是指?

2025-05-21 17:08: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联合站进行原油处理过程中,把油中的水除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处理后原油中含水量越少越好。那“脱水”是采用什么方法呢?
一种是物理方法,即自然沉降脱水。因为含水原油中的水大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称为游离水),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可以采用加热沉降的方法,在沉降罐里,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沉在罐的底部,而油浮在它的上面,这样就使它们分离了。原油经过油、水两相分离器或油、水、气三相分离器时,都是同样的“脱水”原理。
另一种是化学方法,即加“药”。除了游离水,其他部分的水在原油中呈乳化状态存在,称为乳化水、原油乳状液。世界各油田除了开采的高含水期外,所遇到的原油乳状液绝大多数属于油包水型乳状液,其内部水滴的直径很微小,在普通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内部水滴的存在。乳化水不能用一般的沉降法达到油水分离,它需要先破坏乳化液和油水界面的面膜,使微小的水滴“破乳”而出,无数均匀分散的水颗粒合并成大水滴,然后进行油水分离。要实现这些“破乳”,就要在原油处理过程中加“药”——破乳剂,很像一个人吃药,要定时、定量,由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在什么时间加多少量,用计量泵来进行精确的加“药”。目前国内外破乳剂产品达到1000多种,但是每个油田要根据原油乳状液的具体情况,用理论指导加实验的方法来“筛选”效果最理想的破乳剂。
自1993年克拉玛依彩南沙漠油田开始,由于破乳剂效能的提高和处理设备的发展,不论稠油和稀油,均采用了热化学脱水工艺流程:原油被泵增压输送到加热炉加热升温,使一定量的破乳剂和乳状液充分混合,在一定温度下,破乳剂具有充分的破乳时间,破坏乳化状态,使油水分离,再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在沉降脱水罐中,经过一定的沉降时间,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实现了高效的脱水。此流程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故障率低,脱出的原油含水量低,水中含油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