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自动驾驶业务会对滴滴的上市起到多大推动作用?

2025-05-18 07:01: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近年来,滴滴一直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研究。2018年,滴滴针对自动驾驶业务进行了广泛布局,先后获得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北京自动驾驶技术路测牌照。2018年11月,滴滴在加拿大多伦多正式成立滴滴实验室,研究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2019年初,滴滴以自动驾驶业务为主体的全资子公司滴滴沃芽成立。

滴滴的此番动作一直被外界看来是在为上市做准备,这也表明作为一家网约车平台,滴滴对自动驾驶业务的重视。

如今,通过剥离自身自动驾驶业务上市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自动驾驶作为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虽然受到众多企业追捧,但目前依然处于大规模研发实验阶段,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很远。不可避免的是,当下众企业必须以“真金白银”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当前,众多研究自动驾驶的企业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

公开数据显示,通用集团收购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后,光2018年就花费了7.28亿美元,后通用希望Cruise能够独立上市。资金雄厚的通用也不能忍受自动驾驶业务的长期亏损;再看
Waymo,这个由谷歌开启于2009年的自动驾驶汽车计划,在2016年12月正式独立,成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一家子公司。
根据其前员工及其他行业内人士估算,
Waymo每年要花掉10亿美元以上;百度也曾被多次传出将剥离自动驾驶业务,李彦宏公开表示,当公司无人驾驶汽车业务走向成熟,并且需要更多资金和合作伙伴时,他们有意将其剥离,会与传统汽车厂商合作。

再以滴滴老竞争对手Uber为例,自2015年布局自动驾驶领域起,业内人士估算,Uber或已在自动驾驶业务上花费逾9亿美元。基于此,Uber上市前剥离其自动驾驶业务,并获得软银、丰田等公司的10亿美元投资,新公司投后估值为72.5亿美元。2019年5月,Uber正式上市,截至当天收盘,市值为697.11亿美元,目前Uber市值达到754.86亿美元。

Uber 2019年4月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其股东滴滴估值为516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4月,软银领投滴滴55亿美元,滴滴当时估值超过500亿美元。当年年底,滴滴再融资40亿美元,估值达到560亿美元,估值不升反降。




即使滴滴想要剥离自动驾驶业务,也并不意外。通过分拆自动驾驶业务,降低亏损获得融资支持业务独立发展,可以抬高公司整体估值。毕竟远在美国的Uber、Lyft早已捷足先登,滴滴不能再“袖手旁观”。


如果滴滴真的有意为上市做准备,也似乎摆脱不了目前困境。对内,在近日上海交管局的抽查中,滴滴平台车辆和司机不合规率超过70%,需要大规模整改;同时,滴滴顺风车业务一直未能上线,安全问题始终牵绊着滴滴。从其目前经营状况来看,其在2018年亏损达甚至达到109亿元,盈利遥遥无期。


此外,虽说滴滴仍然占据着行业龙头位置,但外部威胁不断。长安汽车、东风集团和一汽集团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巨头成立了“T3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长城的欧拉出行,吉利汽车支持下的曹操专车,小鹏汽车旗下 “有鹏出行”,高德、美团、携程也相继进入网约车领域。网约车竞争格局明显。

回答2:

据滴滴方面介绍,新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将整合滴滴平台资源和原有技术优势,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拓展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同时与政府及社会各界探讨推动自动驾驶落地。据媒体获悉,滴滴公司从2016年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团队,目前已构建高精地图、感知、数据标注、问题诊断、车辆改装、云控与车联网、车路协同、信息安全等多个团队。

回答3:

滴滴此次宣布拆分业务时提到,新公司将深入拓展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作。这也意味着,此前与滴滴公司有过接触的车企们或将在自动驾驶领域与该公司展开更多合作。据媒体了解,早在去年4月,滴滴就和来自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数字地图、车联网等不同领域的31家企业发起成立“洪流联盟”,共同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除此之外,该公司此前不久还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智能出行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并获得后者6亿美元投资。

回答4:

我觉得会有帮助,但是作用不大。

回答5:

这样的帮助实质性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