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法正劝阻刘备

2025-05-17 16:32: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终刘备之世,已去世的文臣武将,包括关羽`法正`庞统`张飞`刘巴`马超`黄忠等,只有法正被谥为“翼侯”,其他人均无谥号。刘备兵败猇亭后,诸葛亮谓然长叹:”假使孝直[法正的字]还在,必能止陛下东行.”可见,法正是刘备最看重的人物。诸葛亮`关羽等均在其次.
  刘备出身于汉皇室的远房宗亲,祖父曾官至东范郡令,父亲由于早卒,只做到郡县小吏,此后家道衰落,家庭变得很贫穷,少年刘备只得与寡母以贩草履为生,但刘备从小颇有远大志向,决心报效国家,光复汉室.因此,他着意结交贵族阶层的少年公孙瓒`刘德然等,共拜同郡名儒卢植为师,就连学费也由刘德然父亲资助,刘德然的父亲颇有先见之明,他常说:“吾宗中能有此儿,非常人也!”
  刘备个性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结交各阶层的朋友。《三国志》载:刘备“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黄巾事件爆发后,皇室向各州招募义军,刘备在涿郡响应,带领他的一帮弟兄加入了校尉邹靖的自卫民军。关羽和张飞,便是在此时加入刘备阵营的。刘备与关`张二人,“同席而坐”,“同床而眠”,同 而食”,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关`张是刘备最偏爱的至交.从关羽降曹后,听得刘备消息,又能毅然”千里走单骑”投奔刘备,即可看出二人情谊的深厚.
  但刘备终究是个政治家,既不会义气用事,也不会儿女情长,在建安十二年,见到诸葛亮后,深为诸葛亮的才能所打动,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为了能在荆州立住脚,刘备”凡三往,” ” 枉驾顾之”,请出荆襄地主集团的代表人物____诸葛亮,加盟自己的阵营,”咨以当世之事,”以期赢得荆襄豪强的认同.同时加盟的还有庞德公的侄子庞统,而庞`黄`蒯等家族正是荆襄地区最具实力的“地头蛇”,庞德公和黄承彦是其中最具号召力的实力派人物。连诸葛亮也不得不将自己的一个姐姐嫁给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另一个嫁给蒯家的蒯祺,自己娶黄承彦的丑女为妻,而与庞`黄`蒯等家族结为姻亲.此后,刘备最偏爱的人物莫过于孔明和庞统.就连建安十六年入川时,也是委派孔明坚守荆州,自己以庞统为参谋长率军入川.可见二人在刘备心中的位置.
  以后的数年,平定巴蜀,夺取汉中,功劳最大的却是法正:策划刘璋迎刘备入川的是法正,辅佐刘备拿下雒城,进驻成都的是法正,斩杀夏侯渊,夺取汉中的总参谋长也是法正,没有法正就不会有刘备的巴蜀基业,刘备对法正的话,可谓是言听计从。因此,刘备称汉中王时,即封法正为尚书令,即实际的宰相。而原来他所倚重的诸葛亮却依旧是军师将军,其职位远低于法正,也低于前`左 `右`后将军关`张`马`黄,仅和翊军将军赵云平极。[诸葛亮做丞相,是在法正及法正的继任者刘巴都死去后,刘备称帝时才有的事。]此后的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惜法正英年早逝,死后刘备“为之流泪者累日”,谥为“翼侯”,按谥法,“思虑深远”曰“翼”。
  在法正去世的前一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为孙权所害,荆州尽失。刘备称帝后的第三个月,即誓师伐吴,世人皆以为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而战,其实此时离关羽被杀已近两年。何况民间盛传关羽为刘备“二弟”的说法根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蜀汉第一猛将关羽实比刘备年长一岁。伐吴的真正动机,我们赵云的劝阻之语即可看出端倪,“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其中未提关羽之死。因此,兴师伐吴,刘备是”耻于荆州之没”,刘备是志在兴汉的政治家,在他的心目中,只由扩充势力,拓展地盘,以期光复汉室,而不会仗匹夫意气和儿女情长.
  夺取汉中后,刘备把下一目标锁定在曹魏力量较弱的关中一代,即原为马超势力范围的凉州.所以马超投奔刘备后,即被封为左将军,后又进封为骠骑将军,职位超过了张飞.[张飞为车骑将军兼首都警备司令,实权比马超大].但在去世后,关`张` 马`黄及许靖`刘巴,均未得到谥号,唯独法正被谥.由此看出,刘备最偏爱的正是法正,而关`张`马`黄和庞统,直到后主三十二年才被谥.此时离关羽被害已四十一年了.
  政治家永远视政治目标为最高目标.而法正使刘备拥有了巴蜀和汉中.[荆州已失,蜀汉只有巴蜀和汉中].在刘备集团中,法正的功绩无人能比!
  巴蜀收服和两人的功劳分不开,一个张松,一个法正。但是法正一直就是亲玄德的,并且带领张松叛变,所以法正在巴蜀地方官员进行过一次分化,有的人比如黄权,王累,张任等是益州本地的,靠的就是刘璋的势力,而以法正,吴懿等人为首的是刘备派。权利斗争的结果就是输家的命运只有死路一条,结果刘备派赢了,法正的功劳当然大了。定军山之战算是之后了,之前小说就稍有描写法正过人的见识。
  征服了刘璋,不代表征服地方。刘备与吴家联姻等行为正是为了获得当地豪强的支持。法正,刘巴等人在建设蜀国方面不是张飞,关公等人能比的。这也证明了刘备的政治眼光的远大,事实上,署国不过就是两偏远之州,雄居西南数十载,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功。法正的确是一个大人物,当时刘备本人也得敬他三分,地位怎么能不高?死有所谥,很正常.

回答2:

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聪明的人去看《三国志—法正传》就明白了。

回答3:

他是成都集团谋士的代表,说话很有分量,刘备对其相当器重,固其言必然深信不疑.

回答4:

从侧面反映了刘备对其比较器重

回答5:

因为在军事上刘备比较信任法正,诸葛就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