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相对运动是两个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相对运动趋势是两个物体间有运动趋势,是保持相对静止。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
②两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产生压力)。
③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人走路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就与人行走方向相同。人向上爬杆,人受到摩擦力向上。
1、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要认识到一个相对的问题:相对静止的物体才可能有静摩擦力的作用。就像在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加速运动的木块,本身是运动的,但是它和传送带却是相对静止的。正是木块和传送带之间的静摩擦力推动木块前进。
2、静止的物体可受滑动摩擦力,
物体在粗糙地面上滑动时,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就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运动是相对的.
比如在车上放置的物体,在车移动时可以相对车静止,受静摩擦力作用
比如说磨剪刀时,圆的转动的磨石对剪刀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但剪刀是相对人静止的
静摩擦:一是两个紧密接触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二是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还没有发生相对的滑动。 三是两物体必须是粗糙的
滑动摩擦:当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或有滑动趋势时,在两物体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它们之间相对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