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猷有哪些事迹啊?

2025-05-21 13:47: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俞大猷(1503-1579),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率领“俞家军”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战功累累,常被弹劾,遭到免官,被人冒领军功,从不计较。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官授平蛮将军,死后被追谥为武襄。

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诗词编成《正气堂集》。

军事

海上歼倭

俞大猷在与倭寇的战斗过程中发现,倭寇虽然从海上来,但是却擅长陆战,不擅长海战。于是俞大猷招募训练一支水师,并选用福船与倭寇在海上战斗。 在战术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 实战过程当中,俞大猷建立的水军与戚继光的陆军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建立车营

俞大猷在随巡抚李文进驻守大同期间,发现塞上民族擅长使用骑兵。为了针对敌人的骑兵,俞大猷创造发明了用独轮车对付骑兵的办法,并在实战中以独轮车和骑兵相互配合,成功将敌人击败。事后李文进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朝廷,朝廷自此开始设立兵车营。 而后戚继光在抵御蒙古入侵时,也借鉴使用了兵车骑兵等相互配合的方法,成功守卫了蓟门,使得敌人不敢靠近。 

军事著作

俞大猷先后著有《兵法发微》、《洗海近事》、《镇闽议稿》、《广西选锋兵操法》等,并编辑其师赵本学《韬铃内外篇》等为《续武经总要》。为我国军事发展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武学

俞大猷著有《剑经》一书,虽然名为“剑经”,但实际上是讲棍法及长兵器的用法。内容包括“剑(棍)”、“射”、“阵”三法,俞大猷认为“棍为艺中魁首”。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突击,“打他第二下”,“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戚继光曾称赞《剑经》说:“千古奇秘尽在于此,近用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文学

俞大猷生平还喜欢写诗,他自己曾说“欲写心中无限事,不论工拙不论多” 。俞大猷一生创作的诗歌非常多,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表明积极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有《秋日山行》、《双千里马于甬道试行》等,描绘沙场征战的动人场面,歌颂战士的丰功伟绩的有《舟师》、《与展推府》等,通过抒写真挚的友情,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有《杨西洲南征赠以战袍》、《哭陈高峰》等,还有其他如《咏牡丹诗》、《试剑石》等,俞大猷的诗大多感情豪迈,气势雄伟,抒情与议论相结合,语言风格浑厚质朴,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歌汇编成《正气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