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是怎么死的?

单纯病死?我感觉鲁肃之死绝非那么简单。。。。。。
2025-05-15 13:28:3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鲁肃是病逝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赤壁战后周瑜就病危,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就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扩展资料:

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的《巴陵县志》均有鲁肃墓的记载。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巴陵知县周至德对墓陵进行过一次修葺。1915年,北洋军阀曹锟来岳阳时,又修整了一次,重刻了墓铭。

墓碑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墓顶上有一小亭,亭中坚一石碑,碑上刻着曹锟撰写的铭文:“距今1698年,汉建安二十二年,东吴水上将军鲁肃卒于斯,巴陵人思其德而葬之于斯。

余在岳阳,过其冢下,想见其为人,为之徘徊留连不去。旧冢有亭,亵不容人,余从而修葺之,而为之铭曰:公德于斯,卒于斯,而葬之于斯。

呜呼,公足以千古!”这就是四十年前人们所见到的鲁肃陵墓。后来亭毁碑失,只存墓垄。1984年,岳阳市按原貌进行重修。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鲁肃

回答2:

鲁肃是因病去世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黄龙元年(229年),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过去鲁子敬曾经说道此处,可谓明于事势矣。”(译文:过去鲁肃常对我说到这件事,可说他真是明白天下大势啊!)

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假节、夏口督,他治军严整, 有才干,于274年病逝,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

扩展资料

鲁肃去世的影响

公元217年,鲁肃死了。他的死是有重大意义的,标志着孙、刘两家关系的彻底破裂。鲁肃的战略重心一直没有变,那就是联刘抗曹。鲁肃在世时,有极高的威望,孙权也不愿过分驳他的面子,孙、刘中间就有缓冲带,鲁肃一死,孙权终于和刘备摊牌了。

接替鲁肃的是吕蒙,这个人一向反对和刘备结盟。鲁肃认为关羽太强,可联合抗曹;吕蒙认为关羽太强,只有灭了他才能安心。 鲁肃见吕蒙口若悬河,说出了防备关羽的五条计策。鲁肃听了大惊,走到他面前,惊叹再不是“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

当时孙权战略上有两个考虑,一是进攻徐州,一是收拾关羽。吕蒙坚定地主张收拾关羽,说:徐州是平原,即使攻下来也挡不住曹操的反扑;而打下荆州,就可以全据长江,和曹操争霸中原。

当时的形势是:刘备打下了关中,自称关中王,退还了曹操代表朝廷授的印绶,表示彻底和曹操控制的朝廷决裂。关羽为了呼应刘备,攻打曹操控制的襄阳。孙权本来想趁机攻取合肥,但想想不对,重新定义了敌人和朋友,意识到这是全取荆州的好机会。吕蒙就在这种形势下出场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羽随口拒绝吴蜀联姻 激怒孙权动了杀机

回答3:

应该是病死的!!!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足为凭!
摘录《三国志》(正史)原文: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近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权称尊号,临坛,愿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肃遣腹子淑既壮,濡须督张承谓终当到至。永安中,为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建衡中,假节,迁夏口督。所在严整,有方干。凤皇三年卒。子睦袭爵,领兵马。

回答4:

公元217年,鲁肃在军中病逝,享年46岁。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蜀国为他发丧。鲁肃死后,孙刘联盟随即崩溃。219年吕蒙白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杀;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