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其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汲虫病等),先天性代谢缺陷(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及化学代谢缺陷(慢性酒精性肝病,慢性药物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影像学检查:B超对肝脏表面,肝脏回声,肝静脉,肝边缘和脾脏面积5项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对1~3期较难区分.也有人认为门静脉主干,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参数,脾厚度,脾静脉宽度及肝右叶最大斜径等参数的改变与肝纤维化的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去除病因是抗纤维化最有效的方法,针对病毒,代谢,药物,酒精和自身免疫性等原因进行治疗.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是戒酒,停用损肝药物或毒物.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免疫抑制剂不仅能减轻炎症,而且有抗纤维化作用.血吸虫病患者,如在急性期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无肝纤维化表现,但如在感染16周后再治疗,因肝纤维化已经形成,纤维化虽可有所改善,但并不能完全消失.对NASH患者,减肥和治疗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能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对肝硬化及其有临床并发症的患者,肝移植是唯一能治愈的手段,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能得到改善,但是对HC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在肝移植后病毒感染会复发,以上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