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是什么时候都要打的,从历史原因来讲此仇不报非君子!所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是明朝时期,特别是嘉靖时期倭寇的患象最为紧张。有明一朝都没有这个时期最为泛滥成灾。当然最终这场倭患也被镇压下去了,还衍生出著名的“戚家军”!
明代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千里海防告急,出现了严重的倭患。浙江、江南、福建、广东各地都出现海盗登陆烧杀抢掠事件,这些倭寇目无王法,横行无阻令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后来还势力越来越大,影响百姓平常的安居乐业不说,还给当地的治安造成巨大恶劣事件。
一时间内这些海盗、倭寇犹如毒瘤一般,被受害百姓痛恨,也震惊了朝廷!朝廷派军剿这些毒瘤,百姓也自发组织抵抗这些不法分子!但是这些毒瘤都是什么群体呢?为什么这些群体会扎堆出现,下面就一一道来。
其实最早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片板不许下海”的命令,当时我国的手工业已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而日本则还停留在农业经济,虽然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多比如瓷器、丝绸等手工业产品都需要从我国进口。明朝为了满足日本通商的要求,开放了宁波等港口实行贸易来往。但是到了嘉靖时期(嘉靖二年),发生了著名的“争贡之役”事件,两伙日本船队在我国发生火拼,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明朝因此取消了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来往,并下令严禁与日本人通商交易,违令者要诛九族。
再加上当时日本战国时期,一些避祸的武士、浪人都逃亡加入海盗组织。没办法,这些日本人就开始和中国走私商人交易。但是后来嘉靖帝又派出军队捣毁了走私地点,所以这帮人就组成了“荡寇”。也就是说这里面不仅有日本人,还有一些我们国家的沿海地区的人民。这些人组在一起就成了危害一方的“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