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防雹常用的方法有:
①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
②在地面上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在积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气里,让这些物质在雹云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变小;
③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飞机上对雹云放火箭、投炸弹,以破坏对雹云的水分输送;
④用火箭、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结核,使云形成降水,以减少云中的水分;在冷云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长。
扩展资料:
1、冰雹概念
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直径一般为5至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虽然冰雹天气时间短、范围小,但突发性强,往往伴有雷电大风,较大的冰雹会使所经之处房屋倒塌、树木电杆这段、农作物被毁、危及人畜安全。
2、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为两级,分别以橙色、红色两种颜色表示。
3、如何应对冰雹
(1)密切关注最新气象预报和冰雹预警信息;
(2)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人员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并迅速利用手中物品遮挡头部;
(3)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4)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5)驾驶人员注意减速慢行,找安全地方暂避;
(6)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气象灾害科普知识——冰雹
百度百科-冰雹
突然遇到冰雹的袭击,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躲避的措施。如:跑进防空洞里,进入岩洞中,躲避在突出的岩石下,粗壮的大树下也可以暂时躲避。如果附近什么也没有,应该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
即: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如果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可以临时放在头顶,使危害减少到最低。实在没有物品时,可以把鞋脱下来,或者捡地上的大石头放在头上,也能起到缓冲的效果。
1、注意交通安全
如果是开着车,最好把车停放到车库里,或者停在相对安全的路边,以免冰雹把挡风玻璃砸坏。也不要在下冰雹的过程中着急下车,以防被砸伤。
2、谨防触电
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的严重后果。
3、要有社会意识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如小孩、盲人、老人时,应该迅速冲过去帮助其躲避到安全地点;发现有人被砸伤时,应立刻进行抢救,同时拨打“120”电话。
冰雹,春夏之交或夏季最为常见,我国是冰雹灾害频发国家的之一。冰雹灾害常常致使大面积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受损,猛烈的冰雹还会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严重的,人还会被砸伤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我国每年除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冰雹灾害较少外,各地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
1、提前预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气象局大大的提高了对冰雹活动的跟踪监测能力。准确的冰雹预报,对于在降雹前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有重要意义。当气象台、站发现冰雹天气时,应立即向网络、媒体、电视台发布预警消息,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
2、人工防治
开展人工防雹,从而减轻雹灾。目前常用的方法有:①用高炮、飞机或火箭直接把干冰、碘化铅、碘化银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②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飞机上对雹云投炸弹或放火箭,以此破坏对雹云的水分输送;③在地面上把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在积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气里,这样的做法会增加雹胚数量,从而使冰雹变小;④用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结核,以此来减少云中的水分。或者也可以在冷云部分撒冰核,这样做客抑制雹胚增长。
3、日常生活如何防雹
了解天气变化趋势,注意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雹措施。民间故有“早晨露水重,后响冰雹猛”的说法,出现这种天气时,最好留在家中,尽量避免外出。在室外,当冰雹来临时,要迅速躲进楼房、顶棚等能够避雹的安全场所,防止冰雹的袭击。如在空旷的地方,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能够避险的地方。
4、在农业方面如何防雹
①冰雹多发的地带应多种植牧草和树木,以此增加森林面积,从而改善地貌环境;②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成熟的作物要及时抢收;③每到降雹季节,雹灾频发地区的农民下地应随身携带竹篮、柳条筐等防雹工具,以避免造成人身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