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有哪些?

2025-05-18 11:05:1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其主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方面。 ( l )耳毒性:系内耳淋巴液药物浓度持续较高,引起内耳柯蒂器内、外毛细胞损害所致。临床表现为第珊对脑神经的损害。前庭功能损害多见于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耳蜗神经损害多见于新霉素、卡那霉素、巴龙霉素和阿米卡星。妊娠期妇女注射本类药物可致新生儿听觉受损,应禁用。( 2 )肾毒性:主要损害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红细胞,尿量减少或增多,进而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排钾量增多等。此外,肾损害常可使血药浓度增高,又易诱发耳毒性症状。肝病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易发生肾毒性,因肝功能减退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低,刺激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所致。‘肾毒性的大小次序为卡那霉素一西索米星>庆大霉素一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链霉素。 ( 3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本类药物可与钙离子竞争和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降低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并可与钙离子结合,使体液中钙离子含量降低,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引起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本类反应以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较多发生,其他品种也不除外。患者原有肌无力症或已接受过肌肉松弛药时更易发生,一般应禁用。 ( 4 )其他:有肝功能异常、面部及四肢麻木、周围神经炎、视物模糊、血象变化等。口服本类药物可引起脂肪性腹泻。本类药物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皮疹、尊麻疹、药热、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回答2:

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良反应
:
1.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会在耳内蓄积,使感觉毛细胞发生永久性改变,从而造成失聪。此外它还会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内耳结构不仅与听力有关,还与平衡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失调。氨基糖苷类药物造成的听力损害是永久和不可逆的,不会因为停药而消失。氨基糖苷类药物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而闻名,而诸多不良反应中最为著名的,是严重的耳毒性。1960年代和1970年代氨基糖苷类药物流行的时候,很多人因为使用此类药物而失聪。
2.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经肾代谢,会在肾脏蓄积并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肾毒性。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发生肾毒性反应会出现蛋白尿、管形尿甚至无尿症。氨基糖苷类的肾毒性是可逆的,停药后肾功能会恢复。但是药物对肾脏的影响会减缓其经肾的代谢和排泄,提高体内药物的含量,从而加剧药物的耳毒性。
3.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会与突触前膜表面的钙离子结合部位结合,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乙酰胆碱是在突触间传导神经冲动的递质,抑制这种物质的释放会阻碍神经冲动在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传导。此类不良反应严重者会产生肌肉麻痹甚至呼吸暂停。
4.变态反应:即通常所谓过敏反应,是各类药物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氨基糖苷类药物多为微生物代谢产物提取物,发生变态反应的几率比合成药物更高。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发生变态反应会有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剥脱性皮炎等症状,个别严重者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代表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