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也追星✀✀帮帮忙,写一篇[最好是流行的人]

2025-05-19 12:17:4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走出崇拜
安徽霍邱一中 朱成亮
青春需要幻想,青春需要张狂,青春会为偶像呐喊,青春也会试着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闪烁……
——题记

下课铃声像为教室注入一针兴奋剂,快乐主义迅速占领了每一寸被学习碾压的空间。
窗台下几簇不知名的鹅黄正对外面的世界探头探脑,似乎在追寻着什么。
阿夏高扬着据说是某明星的脑袋(恕我孤陋寡闻),歇斯底里地展示刚出的Tay的单曲,众目之下的那份投入,那份痴情,那份潇洒,让人不能不为之喝彩。
玲子每天都有新花样,但不变的是朴素的发型,朴素的装束,朴素的举手投足。瞧,她正在举行自己的青春偶像——朴素的新闻发布会呢。原来她这个铁杆歌迷,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弄到了一张朴素亲笔签名的歌带。“哇噻!”这下可让一群小姐妹们瞪圆了眼睛,定格了O形的大嘴巴。
素有“星探”大名的阿旦对玲子的“小样儿”不屑一顾,他早有足球明星照在班上传看,并有“谁扯麦迪我急谁”一时间荣膺口头禅之冠。提起他的崇拜偶像,两只眼睛炯炯有光,仿佛他就是“火箭”,他就是本田体育馆中火红的英雄。
与众追星一族不同,号为“怒吼天尊”的小武却不肆张扬,独对着那窗台下的鹅黄,轻轻地却意味深长地哼唱着“我是一只北方的狼”……

不知不觉已经站到了高二的尾尖,不知是高三的步步逼近,还是喧闹渐渐沉淀,反正人们兴奋的神经有些松弛了,课间的生活如压榨后的甘蔗,没有甜味,只有干涩。
也许是受罗贯中先生对三国高论的影响,我们的“追星部落”迷久必弃,弃久必迷,虽然少见大浪翻涌,但是仍有暗流脉脉,人们依旧用年轻的心去感受崇拜后纯真的悸动。
六月的灼热,窗台下的鹅黄未放而先凋。
阿夏的学习状态与追星的狂热一起走进低谷。听说他曾望着Tay的海报整整哭了一夜。当得知这悲壮的一幕时,天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玲子也很久没有发布朴素的新闻了,只是有一回幽幽地说:“即便明星也有无助彷徨的时候,毕竟理想不是残酷的现实;有些东西就像肥皂泡一样,表面很美,一阵微风就会破灭……”
阿旦受到的打击最大。那个灰色的夏天,火箭队再次未能实现总冠军梦,阿旦心中的那颗星罩上了阴影。他无心去看球赛,常常独自坐在水边望着水中的球,一浮一沉,一浮一沉……
只有小武还在面对窗外轻轻地哼唱,但已分明不是“狼”嗥,而是“爱就一个字”了。他大概已经“移情别恋”了吧?

成人仪式,庄严,肃穆。
血液在周身涌动,激情在心头荡漾,蓦然间人们以一种成熟的眼光去回望过去——一个成长的雨季。
不知是谁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两行字:“我就是我,一个大写的人;我就是星,一颗璀璨的星。——成人宣言”
又不知是谁第一个掏出了笔记本,接着一个,两个……阿夏的本子,还有玲子的,阿旦的,小武的,全没了青春偶像的小图片,都换成了自己的“宣言”。
班主任老师也被感染得一脸青春,他情绪激动地说道:“同学们,走出雨季盲目崇拜的困惑,对着镜子看看自己,镜子里不也是一颗明星吗?崇拜他人,决不能失去自我,因为在群星闪烁的天幕上,你也是别人崇拜的一颗星!”
窗台下的鹅黄不知何时已蓬勃着葱绿,一定是经历了一个雨季的浸润吧。
[点评]
从狂热追星,到感到迷惘,再到找到自我,文章用“三部曲”的形式真实地记述了“追星族”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对追星者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且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文章以分章节呈现的方式,既有跳跃性,又有连贯性,显示了作者思维的灵活性。“窗台下几簇鹅黄”,看似闲笔,实则颇富内蕴,使得文章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