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贵以临贱,贱以承贵”
“贵以临贱,贱以承贵”的观念是古代封建统治中的礼仪观念。它是说,某些人生下来就是贵人,而其他人便是穷人。命运早就注定好了。它使许多有才能的人永远挣扎在底层,而不能发挥他们的才华。
这种统治的方式全不对吗?也不好说。拿破仑曾经说过:“在封建专制下生活的人民比较幸福。”因为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人安于现状,有共同的信仰,不会产生太多的纷争。他们关注于感情世界多于物质生活。虽然家长式大家庭式的生活比较死板呆滞,但是因为没有相互竞争的缘故,每个人的生活会舒缓而平和。
固然,这样平稳的社会结构永远也不会起任何变化,永远是一潭死水。中国的三千年历史已下了定论。从春秋战国开始,至晚清结束,中国的社会有没有变化呢?或者说,变化是不是不大呢?很不幸地说,是没有多少变化的。
所以,此种制度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大于优点,它被淘汰了。如今的时代精神是人人平等,崇扬有才能的人。它更能促进人不断奋斗。
以后的社会怎样走?不好说。但是它总是会在专制和民主之间不断徘徊。如果有杰出的领袖出现,那么前者比较好,如果有一群人很优秀,那么后者比较理想。历史总是这样曲折回复地前进,比如黄河一样,不经过九曲八弯,怎么能最终到达大海呢?
只是贵贱相处之道。贵者应平易对待穷人或身份低下者;贱者应平和对待贵者或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