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关于逻辑推理方面混乱的问题!

2025-05-20 06:31:4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于佛法宗教问题,我是一窍不通。不过既然你提到了逻辑推理,那我就从逻辑的角度帮你分析一下。
  逻辑推理的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演绎推理是从普遍规律到具体应用的推理,它的前提能必然地推出结论,一般用于理论的构建与验证。归纳推理则是从具体现象总结出普遍规律,它的结论一般都是或然的,除非是完全归纳。你的问题显然应该(主要)用第二种方法。你的最终目标是:
  判断该网站的所有佛学著作的真假如何?

其实推理很简单:
(1)B乃至所有人都无法证明“它们”都是假的;这就说明:它们不一定都是假的;
  【不一定都假】所包含的可能性有:【都真】、【都假】、【有的真有的假】——这其实就是任何事物的所有可能性了。但这些只是可能,我们得不到任何明确结论。
  所以说,“无法证明”这句话对于我们的目标而言,没有任何作用。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是削弱而不是否定——以下观点的真实性:它们都是假的;
  同理:
(2)A乃至所有人都无法证明它们都是真的;这说明:它们不一定都是真的;
  它同样只能削弱【它们都是真的】的真实性,但并不能彻底否定这个判断。

  所以,A、B二人对话的最终结论就是:
    这些著作,不一定都是真的,也不一定都是假的;——仅此而已。

总结:【无法证明P为真】,这句话得到的结论只能是:P【不一定】真;
  它虽然试图证明P是假的,但并没有做到。它其实是一种“很不完全”的归纳法。我们可以这样想:
  对于命题P,有若干种论据可以独立地证明P是真的(类似若干个人独立证明P);如果这些论据是【有限】的,那我们就有可能证明所有这些论据都不成立,进而证明P不成立。
  A无法证明P为真,可以推翻一条论据;另一个人无法证明,可以推翻另一条论据;很多人无法证明,可以推翻很多论据;但是: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无法证明P,也不代表P就不是真的——这还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
  P作为一个命题,是永远存在的。但我们能否证明它,却只是一时的。现在不能证明,不代表以后不能证明。除非你能证明,不管现在过去将来,不管是谁,都不可能证明P,才能说明P确实为假。
  因为未来的时间、条件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的样子。换句话说,能够支持P的论据,可能有无限个。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用以上这种“逐个推翻”的方法证明P是假的。

其实我们有更简单的方法:
  A认为【这些著作都是真的】,B要想否定他,只需找到一本假书即可;同样,A要想否定B的观点:【这些著作都是假的】,也只需找到一本真书即可。

  当然,除非有人能证明每一本书的真假,否则我们仍然无法得出最准确的结论。但即使这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仍然有两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
(1)虽然我们得不到百分之百准确的结论,但可以根据一些客观条件(比如楼上各位所说的)判断一些书是真还是假的“可能性”。只要这些书为真的可能性足够高,我们就可以购买;或者说,我们应该选取那些真实性“更高”的书籍;
(2)如果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一些书的真实性,那么就应该对它们有所保留,就不要把它们的话都视为真理。当然,我们对这些书的“怀疑”程度,也应该依赖于它们的真实性的程度。

回答2:

如果在佛法的修行境界中,达到了“空性见”的级别,那么,
就可以具备,识别真伪的能力。

不仅能识别佛教读物的真伪,也可以识别,基督教等其他宗教读物的真伪。
不要误认为:佛教读物一定是真理。其中也有附佛外道的理论。
不要误认为:其他宗教的读物,一定是外道邪见。其中也确实有利益众生的。

所谓的历史考证,引经据典等,实际是为了说服别人,为了利益众生。
而对于“空性见者”自己,是不需要的。

在不具备“空性见”的前提下,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即使历史考证,也可能考证错误。
即使引经据典,也可能错解经文。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有个好办法:
有修行境界的大师,他们的说法,你应该相信。

那么,如何识别有修行境界的大师呢?
持戒严格,慈悲博爱。更有甚者,泰山崩于前而不动。这是很难冒充的。

至于那些冒充的大师,往往是通过:“语言方面的宣称”,这是谁都可以冒充的。

回答3:

学佛要依照佛说之经典,如《楞严经》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既然学佛,那就要听佛说的话,按照佛说的理解去行。佛说 闻思修证,正如世间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而且要依次第起修。佛经中不是有个故事,说一个富商要建一个只要第三层的楼房,你说可能么?所以要依照戒定慧三学次第行之。三学对峙三毒,当你没有贪欲时就没有好坏之分,自然没有嗔心,没有贪嗔之心自然具足智慧。就像平静的水面,没有了波澜,自然显现美丽的山色!无明减一分,智慧显一分。所以要从戒入手,守好五戒,广行十善,一切法自然具足,不求自来,此为真实不虚,念佛得三昧,参禅既见性,真言既感应。此时既能分辨方便法和究竟法,何况真假呢?

回答4:

在这些事物面前,都是话说有理,寻事无据

这种争论没有意义

宗教的修学都有一个原则“唯证方知”

但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也不好拿自己的法身慧命来实验

所以从解脱的角度来说,那么就需要我们找那些经过祖师大德论证的可靠的经论来学习

三藏经典和密续那么多,为何要在此之外另外找一个佛法呢

乾隆大藏经是经过严格排查和甄别的,应该值得信赖,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依止现在公认的大德

这就是道次第中的依止善士,这样您才能听闻正法,否则容易走弯路

您说呢?

回答5:

我看过一本《图解大藏经》,里面有判断经书真伪的几条标准,大体上,是看在思想、方法上与佛祖主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