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形式多样﹑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吊脚楼从宏观上给人一种别致的形式美。从宏观上看,吊脚楼是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组合,这些几何形体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庄重之感,表现一种挺拔健劲之美;而其内部构架,梁、柱、枋、檩之间都互为垂直相交,这些剖面的形成采用了架空、悬挑、错层等手法进行处理。因此, 在观察这些吊脚楼,除在视觉上给人以端庄、雄健之外,还会给人以生动活泼, 干净利落之感。从微观上看,主要体现在屋顶和走廊。吊脚楼的屋顶由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构成,给人沉闷之感,但为了避免其单一的线条和硬直之感,在正脊的中部用灰瓦装饰成花状,再在线的低端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屋顶,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给人一种跃跃欲飞之感,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节奏感和流动美。吊脚楼从营造理念上体现了土家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美。天人合一”的建筑观是吊脚楼建筑的理念,它是前人关注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和谐。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只有尊重自然,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与传统的“天人合一”是一致的,它主要表现在择地建房和请风水先生看地一系列活动及整体规划上。吊脚楼除了具有自然美之外,还具有观念形态美的特征。它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景观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居住者对生活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的反映。总之, 吊脚楼作为土家族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它向世人展示了它发展的历史、本民族的智慧和信仰以及对美的自我诠释。
众所周知,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在不断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的技能。土家族先民们也毫不列外的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明创造,并从而培养了独特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的表现技能。就吊架楼的建筑而言它是土家人民审美意识和艺术技能的结晶。建筑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项重大的创举。有它从适应到审美的过程。而就建筑本身,历来是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的复合体。建筑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造型,不仅体现了建筑形式美的创造而且还渲染了某坐建筑所具有的动人风韵和情调。土家族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为了表达人类奇妙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在建筑造型方面,把审美意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风韵与情调紧密的结合起来。吊脚楼兼有壮美和优美。相对的说壮美偏于对立而严肃,在刚柔中以刚为主。而优美以柔为主,刚柔结合。在审美的自由愉悦中,壮美给人一种昂扬奋发的情感,而优美则是一种愉悦和静观的享受。土家族人民在时间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无一不从实用的的价值出发,并根据审美意识的需要,大胆的塑造了审美对象。为了使建筑不占耕地,又要做到切合使用,土家人民根据本民族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及地理环境建造了吊脚楼这一建筑。收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处理好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构成审美属性的重要条件。土家人民很注重建筑物与环境的协调配合。吊脚楼的壮美和优美的形式所表现的形式情感,唤起了人们对土家人民性格的联想。无形之中,勤劳勇敢的土家人民形象也已在建筑中寓意的表现出来了。一切艺术的民族形式,都是有关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民族心理状态、语言等,在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形成是否成熟常常成为一个民族艺术成熟的标志。从吊脚楼内部的装饰和外部形态造型看,无一不是民族化了的。如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廊扶手的排列等等。不但具有较浓的民族气派,而且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