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2025-05-15 19:24: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c 铁制农具的出现大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农民不在被限制在奴隶主的土地上,而有了闲暇的时间来开采荒地,当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的就会产生自己的政治诉求,就是土地私有制在国家制度上的承认,然后才有了各国的变法。至于牛耕的普及只是旁枝末节。

回答2:

小农经济既然是单体经济,那么需要达到相当的收成才能自给自足,这需要生产力有一定的保证才行,铁制农具在当时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故它是必要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农经济才有可能。
事实上在当时还有另一个条件:人少地多。这是秦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同样的土地政策在三晋之地(商鞅曾在赴秦前尝试过的)实行就失败了。同样的这个理由,在中国历史发展到后来人多地少的时候,这种经济优势不再,故重走集体化又是必然方向。这表明,研究问题是时移事易,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环境有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一直说学历史靠背理论搞演绎推理是不行的,

回答3:

答案应该是C。这道题的关键之处是在于A选项和C选项。之所以选择C,是因为考虑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那么A选项中的承认土地私有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所以选择C。欢迎交流。

回答4:

1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生产趋于家庭化
2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使生产家庭化得以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4.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回答5:

选A,铁犁牛耕普及要到汉代,排除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