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壳穿甲弹属于动能弹,没有金属射流,是靠穿甲时掀起的高温金属碎片杀死杀伤舱内人员和设备,甚至引起殉爆。如果动能弹穿甲后没有击中人员身体,弹药也没殉爆,舱内的高温高压金属碎片云雾也很残忍。如果是贫铀弹,金属碎片云雾还会自燃,人员如果当场没死只是严重烧伤和被弹片划伤的话也会因为吸入放射性的气体而得癌症。钨芯弹稍微好些,不会自燃和致癌,但人员如果当场不死的话身上也基本没有完肤了。具体杀伤率还要看具体是啥坦克,是啥内衬,动能弹发射时距离多远等等。
最上边右侧平躺着的,就是125mm破甲弹剖面,外形与楼图弹药一致。下面的左边是125mm穿甲弹。
穿甲弹的毁伤原理是击穿敌装甲目标,依靠击穿后产生的碎片毁伤敌装甲内的敌有生力量和装备。在敌目标表面确实是只有一个弹洞。
现代的穿甲弹,特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芯是实心的,其中并没有炸药,击穿装甲之后,是依靠高速飞溅的装甲碎片和穿甲弹弹芯碎片杀伤装甲目标中的人员、破坏其中的装备。而贫铀穿甲弹在击穿装甲后,强大的撞击力会使得贫铀弹芯发生自燃,产生高温,引燃装甲目标中的油料、弹药,造成极大的破坏效果。
APFSDS和APDS差不多,最大差异在翼稳脱壳穿甲弹的弹芯尾部拥有尾翼,其功用在射击后,弹芯在空中飞行的姿态能够与射击抛物线成一直线,接触目标后动能集中在弹芯尖端贯穿目标,也就是说尾翼的功用是让弹芯不在空中翻滚,贯穿目标后利用金属流杀伤其目标内部,达到毁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