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钱币、度量衡均不同,各国如何交流

2025-05-13 07:37:1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各国的文字,钱币,度量衡不同,文字问题不大,字形各国大同小异,读音有所差别。在交易时就以当时重要的物资,像铁,粮食,盐,为中介。一定数量的粮食用各国货币买的一般多少钱这样的,大概估算,要是不能这样,就的双方各取所需了。就是以物易物了

回答2:

分类管理员推荐答案完全是错误的。

张开沅《中国经济史》上记载如下
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布币(铲形币,又名刀布或钱布)通行于秦、宋和韩、魏。”是铲形的,由农耕经济中的铲演变发展而来的。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
北方燕赵和东方齐国的刀币,“刀币(刀形币)通行于齐,刀币和布币又通行于燕赵。”刀币是刀削形的,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刀币又分为“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它的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手有平首、尖首,是我国早期的一种青铜铸币。
西北秦国用环钱,“环钱通行于东周、秦及赵、魏两国的部分地区”。环钱分为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类,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是比较先进的货币形制。

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也有记载
南方出国的铸文铜贝,“铜贝(蚁鼻钱或鬼脸钱)主要通行于楚。”铜贝是由贝币演化而来的,并且像鬼脸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从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金币来看,黄金已经作为货币流通。大多呈圆饼形,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柿子金。

回答3:

您好,当时的钱币之间的换算是以重量为准,虽然大家的单位不同,可以进行粗略的换算,并不是很细致,大家相互之间估算就可以了,因为当时的铸币也是有大有小,大小差异大的,重量能差一倍。所以并不是像现在一样有那么精确的汇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