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简介》
红果,又名山楂、酸楂、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可达6米。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盛产于山东泰沂山区。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山楂酸、柠檬酸、黄酮类等,有消食化积,降低血脂和减轻动脉硬化的疗效,常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红果”用红果与白糖制而成,色泽红润,甜酸适中,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是醒胃助餐红果,是中国特有的珍贵资源。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山楂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橙的三倍,而其所含的微量元素中钙、镁含量更是居各种水果之首。
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多种植物和木瓜属几种植物的通称与俗称。代表植物海棠花和木瓜都是蔷薇科的灌木或小乔木,为我国著名观赏树种,各地习见栽培。园艺变种有粉红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海棠类多为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虽然其中不乏果实有很高食用价值的品种。其中许多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温带观花树木。分布于我国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
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薯蓣科缠绕草质藤本。块状茎肉质肥厚,略呈圆柱形,长可达1m多,直径2~7cm,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单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少为3叶轮生;叶片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变异大,长3~9(~16)cm,宽2~7~(14)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期叶片一般不裂,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花单性,雌雄异株,成细长穗状花序;雄花序长2~8 cm,近直立,2~8个生于叶腋,偶尔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呈明显"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1~3个生于叶腋。蒴果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cm,宽1.5~3cm,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赤豆、小豆,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侧根细长,株高80~100厘米,有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缠绕型。叶为3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圆头型或剑头型。花梗自叶腋生出,梗的先端,着生数花,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开黄花或淡灰色花,龙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结荚1~5个,荚长7~16厘米,果荚内包着4~18粒椭圆或长椭圆形种子。种子多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绿杂、浅黄色等。种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种子6~8粒。花期6
红小豆~7月,果期7~8月。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辽宁、黑龙江、广东、四川。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小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 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
逗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