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以前是“倍健”。后来才改成“汤臣倍健”的。是美国的品牌。
而汤臣集团是香港的。主要业务为物业发展及投资,款客及消闲业务,制造胶管,证券买卖及投资控股。
很没有关系。
相信大家都难忘上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汤臣倍健螺旋藻铅超标事件”。先有3月28日新华社“定点爆破”,曝光汤臣倍健的螺旋藻片产品铅超标100%,后有3月30日药监局信誓旦旦地保证“符合质量标准”,两个权威部门的PK搞得汤臣倍健的股价也坐上了过山车。受负面消息影响,汤臣倍健4月5日复牌后股价依旧大跌8.48%。
事实上,早在汤臣倍健2010年上市前,一位保健品产销领域的人士就曾向记者说过:“这个行业,不出事就是运气,出事是迟早的问题。这里面水分太大、太浑。”从这个角度来看,汤臣倍健撞上“黑天鹅”或许并不意外。
前者是中国品牌,只不过很多原料是进口国外的。跟汤臣集团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