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题目

2025-05-17 18:20:0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就是相互配合,相互呼应,类似于一唱一“和”中的“和”字
2 所以圣人没做事实际上却做事了,没有教育实际上教育了。意思是说任万物自然发展,虽然看起来好像什么也没做,实际上已经帮了大忙了。虽然没有教育他们,实际上已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了。《道德经》中有“以万物为刍狗”句,西方的《爱弥尔》中的思想也是这个意思
3 没有阳光,你知道什么是黑暗吗?“有”与“无”是两个概念,是对立的,但一方的存在又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如果你从小做的题都是一般的题,你想想都会,那你知道什么是简单的题吗?之所以简单,是和奥数题对比才知道的,因为奥数题的难,才有了一般题的简单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自己悟吧

回答2:

1、和:和谐;协调。
2、所以说,圣人处理事情应该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教化人民应该不作评判宣讲使人自己明白即可。
3、这两个词语讲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有是相对与无才能称之为有,难和易也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有、无,没有绝对的难、易,因为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

回答3:

1音声相和的和的意思:伴奏和唱歌配合在一起,才会好听。

2翻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古圣贤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当人的内心产生了丑恶的时候,那么也就认识到了善良的美好;有了长,那么相比之下就产生了短;有了深,那么相对应的浅也就产生了;有了讨厌的事物,也就知道喜欢什么了。这一切都是对立统一存在的事物。对立统一的一方,是相辅相成而存在的。一方消亡,另一方也难以独立存在。浅层次的无为是说放下这些相对而存在的观念(比如不要偏激,不要偏见,不过分喜欢也不过分讨厌某种事物;不强烈支持也不强烈反对什么;不大喜不大悲;不偏执)。

讲了这么多,还没进入正题呢,但不讲这个,没法进入正题。现在咱们讲正题:“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说,上古先贤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而存在的关系,认识到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产生于阴阳(矛盾)对立统一,所以就以无为的心态来克服人心或者说人性的弱点,凡事不喜不悲,不羡不厌,不偏执,不过分。并用自己高尚的行为来教化人们。就是这个意思。
3.举例谈谈对“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的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抢到壮,从壮到衰,从衰到病,从病到亡这些历程。所以说,有无相生这句话。有和无当然是相互转化的。你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有车子、房子、票子、妻子、儿子、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难易相成是说,要想做好困难的事情,就得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要想做大事,就得先做好眼下的小事情。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