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很喜爱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启示:在许多场合,有一些话不好直说不能直说也无法明说,于是,旁敲侧击绕道纡回,就成为人们所采用的方法。 语丝感受:说话是讲究艺术性的,这不仅名人志士会说,就是普通的人也要讲究说话的艺术性。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该说什么话的时候要知道说什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更要有些艺术性。 从前有两个烟鬼教徒,有一天一个教徒去问牧师:“在祈祷的时候能否抽烟?”牧师非常生气的怒斥道:“不可以,这还用问吗?”。过了几天另一个教徒又去问牧师:“在抽烟的时候,能否祈祷?”牧师爽快地说:“当然可以。” 同样的目的,因为说话的方式不同,就得到不同的结果,是不是能给我们启示呢? 比利和露西是一对兄妹,他们非常调皮。一次,兄妹俩在地下室玩,突然传来一阵响动,随后就是喊叫声和指责声。比利从地下室走了出来,鼻子都气歪了,他来到妈妈身边,生气地说道:“露西真坏,他把我做的房子撞倒了。”他的妈妈看了他一眼,同情地说:“哦,那你一定非常生气了。”“是的,我非常生气。”说完后,他看了看妈妈,见她没什么反应,就继续回去玩了。这是比利的妈妈第一次试着没有卷入孩子们的争吵中。她没有问那个能使矛盾激化的问题:“她是故意的吗?”这就避免了儿子说出气愤的话:“对,她是故意的。”要是这样的话,就不好收场了。我们可以看到,时常因为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刘翔在日本比赛时获得冠军,朝日新闻的记者问刘翔:“亚洲人在田径短跑上一直是弱势,许多人怀疑成绩的真实性,认为可能是服用了查不出的兴奋剂,请问你怎么看这问题?”刘翔答曰:“日本和美国的医学一向比中国发达,服用兴奋剂的历史也比中国悠久得多,如果有这种药的话日美的运动员一定用过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就是日本人就算服用了兴奋剂也进不了前三名,更不可能得冠军!我先前说过我的成绩代表了亚洲,代表了黄种人,我想这里面应该不包括日本! ” 刘翔的话让朝日新闻的记者哑口无言,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性。 如果在交际中你能懂得你该如何说话吗?如果还不明白就先学习一下说话的艺术吧~类似的教材和课件网络上非常的多,让我们一起把话说好,把话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