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可是从秦国传来的却是退兵的命令。原来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话,以秦兵暴师日久,应当让士卒休整为由,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范雎本是一个心胸狭窄的说客,长平大胜使他心生嫉妒,怕灭赵之后,白起威重功高,使自己无法擅权便以巧言断送了白起宏伟的军事图谋。白起因此与范雎有隙。 可是秦国罢兵后,赵国不但不愿意献城反而展开了连齐抗秦的活动。秦昭王遂又命白起统兵攻赵,但遭到白起的拒绝。白起认为秦国已经失去了有利的战机,不宜再次出兵。暴怒的秦昭王却不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于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郸,结果秦军攻势受阻,将卒多有伤亡。秦昭王再次任命白起统兵,但白起认为此次必难成功,遂托病不行。范雎此时用私党郑安平代替白起,不出所料伤亡惨重且主将郑安平率两万军队降赵。孤注一掷的秦昭王亲临白府对白起说:“你就是躺在担架上也要为寡人出战。”熟知兵家之道的白起已看出残局无法收拾,坦诚劝秦昭王撤兵,等待新战机。昭王不听,反认为白起有意刁难,加之范雎乘机进谗。于是 白起雕像
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号爵位,贬为士伍,并强令他迁出咸阳。 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处),秦昭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引剑自杀。时为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另有一说白起抗命不遵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赵换来的将是赵国全国的抵抗。因为长平之后赵国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赵时,白起应该是最不适合当统帅的人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历代名人对白起的评价 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 ----司马迁 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为率。 ----司马迁 是善用兵,又有天命。 (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苏厉 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武安君战国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致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 ----张唐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於杜邮。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使秦业帝。自是之后,赵、楚慑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 ----蔡泽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武安君所以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亡鄢郢、汉中,[北]禽马服之军,不亡一甲,虽周、[召]、吕望之功,亦不过此矣。) ----苏代 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 ----寒泉子 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嬴稷 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白起为秦将,南并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卒赐死。) ----陈余 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 ----谷永 昔白起为秦将,东破韩、魏,南拔郢都,应侯谮之,赐死杜邮;
白起最牛的是每战必“祭血旗”,全部杀完不留俘虏,长平之战活埋40万赵军
白起为人:骄傲、冷倔、执拗、冷血、残毒、嗜杀、精明、狠
死亡原因:不善谋身者,功高更难免一死。武安君老了、病了、又有点不太听自己话,他的位子迟早有一天要让年轻人顶上。
战功卓著,被范雎陷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