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话的知识

2025-05-22 03:23: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地理

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东邻浙江衢州,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 ,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 ,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 , 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 , 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昌江、信江、乐安江流贯全区。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 , 水面占 11%, 岗地、平原占 14 %。

历史沿革

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属上饶、乐平2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16县。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1957年鄱阳县更名为波阳县。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1964年恢复上饶县。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2县划归鹰潭市。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上饶县建于东汉未期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前,初属豫章郡,不久改属鄱阳郡。晋初并入葛阳县,仍属鄱阳郡。南宋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阳县,属饶州。十二年,葛阳改称弋阳。唐武德四年(621),上饶县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宋,仍属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为广信府。四年,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民国3年(1914),上饶县隶于豫章道。15年,直属江西省。21年,隶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区。27年,县城上饶镇改称广平镇。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行政区划

江西省管辖。下辖十县一区 ( 信州区、 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 ,代管一市(德兴市)。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70 余种 , 为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储量居全国之冠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金、银储量分别占全省的 86.6 %和 65 %以上。上饶、广丰磷矿是江南八大磷矿之一。花岗岩、大理石、砚石等石材绚丽多彩、品种齐全,总储量达 440 亿立方米。煤炭、石灰石、瓷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类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 ,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市有 459 万亩耕地, 147 万亩草地, 348 万亩水面和 1700 万亩林地。大小河流 320 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 117 万千瓦 , 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 61 万千瓦。区内森林覆盖率为 51 %,主要树种有松木、杉木、樟木、栲木等。遍布全市的油茶、油桐、板栗、毛竹等则为主要经济林品种。

气候

气候温湿 , 属中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 16.7℃ 至 18.3℃ 之间,年均降水量 1600 至 180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 1781 至 2098 小时,年均无霜期 25l 至 274 天。由于气候温暖 ,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民族

市内 28 个民族 , 汉族占总人口的99.8 %。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畲族 , 主要聚居在铅山县太源畲族乡 , 其他各少数民族均散居全市各地。

风景名胜

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前辈们的文明历史,造就了上饶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

国家级重点名胜区、道教名山三清山 , 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和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于一体,有 “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 ” 之誉 , 晋代著名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曾在此修道炼丹。

西部的鄱阳湖 , 碧波浩瀚、风光旖旎,建有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

北面朱熹故里婺源, 以名震遐迩的 “四古 ”(古树、古洞、古建筑、古文化) 和 “四色”(“红 ”-荷包红鲤,“绿”-婺绿茶,“黑”-龙尾砚, “白” -江湾梨 ) 成为近年我国特色旅游的一枝独秀;另有灵岩洞群 , 怪石、奇洞、美泉、古树,钟灵毓秀 , 世所罕见。

省级风景名胜区弋阳圭峰,盆景般镶缀在地区中部,方圆 3.5 平方公里内景点集中、景观奇丽 , 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

回答2:

楼上的说了那么多,跟语言文化一点也不搭边。
上饶话是属于吴语区中的上丽片,吴语在上饶的分布区还有上饶市、上饶县、玉山、广丰、德兴(限陇头)。古代就有“吴侬软语”之说,说明吴语收到人们早就称赞。

吴语 · 江西上饶
  称谓:   姐姐--姐老官   妹妹--娜妹   哥哥--哥郎   弟弟---弟郎   嫂子---嫂老官   儿子---孝娌   女儿---娜妮   侄女---孙娜   侄子---孙倪   婴儿---毛丫倪   小男孩--小鬼仔   小女孩---囡妮仔   妈妈--美   名词:   太阳---捏头   月亮--月光   右手---顺手   左手---板手   菜刀---白刀   膝盖---猫眯头   灵魂---魂灵   桌子--台盘   墙壁---壁墙   扫把---条帚   剪刀---高剪   窗子---窗盘   厕所---茅司   被子---被窝   铁盖子-汤汤盖   毛毛虫---木辣开   小狗---狗腾仔   小猫---衰猫眯   小鸡---鸡倪仔   尾巴---米巴   脖子---项胫   鼻子---白头   腋下---夹胳底   脸蛋--面嘴   耳朵---你斗   疯子---颠子   女疯子--颠妈   十块钱----十块头   面具--戏面壳   火柴-洋火   动词:   躺下---拔倒   藏起来---亢起来   别理他---表作阁哩   雪化了--雪烊了   吃早饭---吃天光   吃中饭---吃安昼   吃晚饭---吃黄昏   扔---掼   站---倚   裂开--吖开   跨---敢 吴语·上饶,片
砍柴---咂柴   再玩一下--再嬉下凑   东西掉了--东西跌了   玩----嬉   拿来--约来   回家--去归   回来---转来   过去--往回   养猪--钟居   裂开--刮开   耀眼--旺眼睛   起来--条起   形容词:   热闹---闹热   缺德----刮德   讨厌---插眼   没面子---跌古   笨---格木   木纳---白子   很厚--达厚   很黑----车污   小--虽   很软--眯软   很湿---偷偷湿   很重---定定重   很烫---飞滚   很胖--滚滚壮   很痒--麻麻痒   很硬---嘎嘎硬   一团乱麻--蓬喳喳   很瘦--壳壳瘦   做事快---撇脱   做事慢--摸乃   不牢靠--戏塌轰   很差---推板   漂亮---清赣   很臭--稀臭   好得很--赞得很   勉强--隔蛮   能干--好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