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奔小康这是我国人人耳顺能详的词汇,小康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所谓的小康生活,就是介于贫困生活与富裕生活之间,能够基本满足各种物质与精神需求。趣评认为,多数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就算的上是小康生活。但有存款不见得有稳定的收入,很多农村的大爷大妈存款很多,但那都是靠省吃省喝攒下来的,算不上小康生活。所以,收入的高低才是评判能不能过上小康生活的最好标准。第一,收入才是判断能否过上小康生活的标准,而不是存款的多寡;第二,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水平都不同,能够过上小康生活的收入标准也不同;第三,想要过上小康生活,不仅仅需要稳定的工资收入,还需要有其他财产性收入。
第一,收入才是判断能否过上小康收入的标准,而不是存款。举个例子,我国好多地区都对小康有详细的规定标准。与趣评老家的农村为例,一个家庭被评为小康标准有一项是,家庭人均月收入1200元以上,而没有规定家庭存款的多少。家庭存款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节省,积攒起一大笔存款。但相对而言,收入越高,消费力才会越强,对经济发展才越有利。当然,除了收入以外,还有其他很多项评定小康家庭的标准,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等等。
第二,不同的地区,需要过上小康生活的收入标准也不同。在趣评老家的东北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元算得上小康家庭,但在北京的农村,或者是苏浙沪的农村,恐怕人均1200元的收入,只能够算得上贫困户。
以趣评自身的经历为例,2013年大学毕业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起薪是4400元,在北京生活的相当拮据。后来,趣评的工资涨到了10000元,但5环两室一厅单间的房租也需要1800元。10000元的收入,在北京并没有让趣评过上小康生活。现如今,趣评生活在沈阳,租着两室一厅的房子,楼下就是地铁,每个月1700块。而趣评每个月的收入依旧是10000多块,在沈阳完全过上了小康生活!
挤地铁的北京白领
第三,除了工资收入以外,财产性收入对小康生活也非常重要。什么是财产性收入?例如,你有两套房子,自己住一套,出租一套,这就是财产性收入。还是以趣评为了,虽然一套房子也没有,自己还租房子住,但手头有一笔存款,通过稳健理财,每个月也能够赚出来租房钱与吃饭钱。这样一来,趣评即使失业一段时间,也能够从容找工作,不会影响已经过上的小康生活。如果仅仅靠工资收入维持小康生活,还不算非常稳定。
收入多元化
欢迎大家留言,你收入与存款,哪一个才是过上小康生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