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对东欧国家的发展的影响怎样?

2025-05-23 23:33: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温斯顿·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世界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宪政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两大阵营长期对峙的冷战格局。斯大林在苏联东南欧占领区的前轴心国国家内,积极扶植各国的共产主义党派上台,建立了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等卫星国,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这些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共产党执政的一党专政制度,推行国有化经济政策,并对国内的自由主义分子和支持宪政民主人士实施严厉打压和清洗。1947年,苏联对东方集团提供了经济援助的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于1949年发展成为经济互助委员会。1948年,斯大林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约瑟普·铁托关系恶化,遂引起苏南交恶,南斯拉夫被苏联从社会主义阵营中清除。同年,阿尔巴尼亚也与南斯拉夫断绝关系,投向苏联阵营。期间斯大林曾多次派遣特务暗杀铁托,可均未成功。1949年,由于斯大林和铁托不再援助希腊共产党参加希腊内战,希腊民主军败给了由英国和美国支持的希腊国民军,丧失了对希腊的控制权。随着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恶化,在东欧国家中也开展了"大清洗",到处抓"铁托分子"。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科斯托夫,匈牙利外长哈伊克,捷克斯洛伐克中央书记夏兰斯基等人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决。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哥穆尔卡、后来成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第一书记的卡达尔等人受到非法逮捕、关押只是由于斯大林突然去世,才幸免于难。赫鲁晓夫时期,由于东德(民主德国)经济不好,人民对西德充满向往,从而造成了劳动力量的大流失。于是,赫鲁晓夫筑起了柏林墙。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不久勃列日涅夫就推出了其有限主权论,为其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暴行作辩护。:“……当出现对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威胁的时候,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人民的问题,而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问题和关心的事情了。当国内外社会主义敌人直接行动威胁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利益”的时候,就要以“军事方式援助兄弟国家来消除这种威胁的行动”。1988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并宣布苏联将放弃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教条,放弃干涉东欧国家内政,允许东欧国家民主化。他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那屈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