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中的射御是培养武土的教育,西周礼法中规定士子要习“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学“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射御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体力或技艺的练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其中包括道德情操和内心志向的培养。在射御二教中,以射最受重视,在西周铭文中屡有王室贵族子弟在辟雍、学宫习射的记载。如:周康王时的《麦尊》:“若日竭,在壁,王乘于舟为大丰,王射大奔禽。”穆王时的《静嗣》:“王命静嗣射学宫……射于大池。”射艺的高下常作为士子被奖励、提升的标准,诸侯贡士也要经过射礼的考核,以定优劣。六艺中的书数是有关读写算的知识教育。书是识字教育,分作“六书”:象形、会意、转注、指事、假借、谐声;数是数术知识教育,分为九数: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数术教育具有明显的实用实效特征,并放置于小学讲授,因而称为“小艺”,是学习礼乐的基础;射御在大学阶段学习,故而称作“大艺”,也是修习礼乐的必要准备;礼乐之教,则是最高境界的道德学问,是学为人君、治理天下所必备的修养,故称为“大道”、“大德”,而射御书数虽不可少,却毕竟是“器”,所谓“君子大道不器”,中国古代教育重德轻技的传统大抵发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