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生命活动紊乱,甚至是死亡。而体温的相对稳定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神经调节的角度看,体温调节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使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具体地说,当机体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时,感受器将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递至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有关神经兴奋并引起机体的相应变化,调节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当机体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在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使散热减少。同时引起皮肤的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通过不自主战栗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大脑引起相应行为,如增加衣服、烤火取暖等措施减少散热。而在高温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汗腺分泌加强,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减少产热。维持产热与散热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低温还是高温环境中,当体温恢复正常后,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都会保持均衡。